DC娱乐网

中美通吃,脚踏两船,巴基斯坦也想玩一把三十六计?

中美通吃,脚踏两船,巴基斯坦也想玩一把三十六计?当巴基斯坦一边握着中国的 “枭龙” 战机,一边签下美国的导弹订单,有人说

中美通吃,脚踏两船,巴基斯坦也想玩一把三十六计?当巴基斯坦一边握着中国的 “枭龙” 战机,一边签下美国的导弹订单,有人说这是 “脚踏两条船”,但真正看懂国际棋局的人只会冷笑 —— 小国生存的智慧,从来就不是选边站,而是让大国都需要你。

10 月 8 日,巴基斯坦和美国签下一纸协议:1.2 亿美元购买美制 AIM-120D 中程空空导弹,声称要 “激活现役 60 架 F-16 战机”。消息一出,不少人直呼 “巴铁不铁了”,甚至有人翻旧账,提起不久前巴基斯坦还向美方开放稀土矿产合作,签下 5 亿美元大单。

但如果你真以为巴基斯坦要倒向美国,那就太天真了。

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清楚,AIM-120D 最大射程 160 公里,而中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 PL-15 远程空空导弹,射程超过 200 公里,还在 2022 年印巴边境冲突中,于 180 公里外精准击落过印度空军的 “阵风” 战机 —— 这一战绩,美制导弹至今没有实战印证。

那巴基斯坦为什么还买?

答案就一句话:武器兼容,不是立场选择。

F-16 是美制战机,用美制导弹天经地义。巴基斯坦空军中仍有 60 架 F-16 处于战备状态,这批导弹不过是为了让老装备不至于变成废铁。而真正的主力,早已是中巴合研的 “枭龙” Block3,配装中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 PL-15 导弹,这才是巴空军的未来。

至于稀土合作,更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
巴基斯坦矿产资源丰富,但缺乏资金和技术进行规模开采。与美国合作开发,本质是经济行为,和国家站队毫无关系。就像中国也在全球购买锂、钴、镍,没人会说中国 “倒向澳大利亚” 或 “依赖刚果”。

地缘博弈不是小孩子打架,没有非黑即白的忠诚,只有永恒的利益流转。

巴基斯坦西接伊朗,东邻印度,北靠阿富汗,南望阿拉伯海,地缘位置极为敏感。它需要中国作为全天候战略伙伴,在经济、基建和国防上深度合作;同时也需要美国在外交、情报甚至反恐事务上保持沟通。

这不是 “两边通吃”,而是 “两边不得罪”。

尤其在美国推进 “印太战略”、频繁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的背景下,巴基斯坦这一系列动作,更像是一种精密的平衡术 —— 既避免过度刺激美国,也绝不损害与中国的关系。

要知道,中巴经济走廊(CPEC)是 “一带一路” 的旗舰项目,投资超过 600 亿美元,建设从喀什到瓜达尔港的贸易大动脉。这笔买卖,美国给不了,印度更会全力阻挠。巴基斯坦再怎样 “多元外交”,核心利益始终与中国深度绑定。

而美国也心知肚明。

它拉拢巴基斯坦,不是指望其 “反水”,而是不想让它完全倒向中国。卖点导弹、搞点矿产合作,充其量只是保持影响力的低成本操作。

真正值得关注的,不是巴基斯坦买了谁的导弹,而是整个印度洋 — 太平洋地区正在发生的权力重构:

美国试图用 “奥库斯”(AUKUS)联盟、美日印澳 “四方安全对话”(QUAD)围堵中国;中国则凭借经济影响力与军事现代化持续破局。而像巴基斯坦、印尼、沙特这样的中等国家,正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寻找自主空间。

它们不再甘当棋子,而是逐渐成为棋手。

所以别轻易说谁 “背叛”,谁 “转向”。国际政治从来不是情感戏,而是利益计算和战略试探。巴基斯坦此举,非但不是短视投机,反而凸显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最高级的生存策略 —— 让所有人都需要你,而非你依赖任何人。

归根结底,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而真正的 “铁”,从不是挂在嘴边,而是写在协议里、打在账户上、体现在关键时刻的立场选择。巴基斯坦,从来清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