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日半导体专家:台积电这一隐忧,恐成Rapidus逆袭契机

全球半导体竞争愈演愈烈之际,台积电长期稳坐晶圆代工龙头,几乎主导高阶制程的节奏。 然而,日本半导体专家却认为,台积电或许

全球半导体竞争愈演愈烈之际,台积电长期稳坐晶圆代工龙头,几乎主导高阶制程的节奏。 然而,日本半导体专家却认为,台积电或许正面临一场「内部文化」的隐忧,可能为日本半导体国家队Rapidus带来一次的逆袭机会。

根据《周プレNEWS》报导,长期活跃于日本《东洋经济》专栏、同时具备跨国半导体产业经验的工程师Jyo Poyo指出,台积电之所以能在短短数十年间超越日本与韩国厂商,关键不仅是技术突破,而在于「自动化的取舍哲学」。

他解释,日本企业过去一味追求全面自动化,结果导致设备与维护成本暴增; 台积电则反其道而行,仅在必要环节导入机械流程,能以人工处理的部分则维持灵活的人力作。 这种务实而非炫技的制造哲学,使其成本结构与效率远胜日本,逐步建立全球竞争力。

然而,Jyo Poyo也观察到,一旦企业成功规模化,文化转变往往比技术变化更具杀伤力。 他直言:「过去那种『客户任何需求都要满足』的台积电精神,正在新一代主管之间逐渐淡化。」他忧心,这种变化可能让公司在面对细微但重要的客制化需求时变得迟钝,正好为对手创造机会。

对此,日本半导体国家队Rapidus被视为有机可乘。 Jyo Poyo指出,日本半导体最后一次的荣光可追溯至2000年Play Station 2盛行的年代。 自那之后,日本在晶圆制造上逐步失势,许多企业宁可依赖进口芯片。 然而,2020年全球芯片短缺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,也促使日本政府成立了半导体国家对Rapidus,试图重振半导体实力。

「Rapidus的成功条件,不只是技术问题,更取决于产业是否团结,是否有稳定的本土客户愿意下单。」Jyo Poyo强调,日本若想重返舞台,不能仅靠政府补助或引进海外人才,而需建立内部市场的良性循环。

他同时分析了全球竞局:美国尽管投入巨资建厂,但高昂的人力成本与移民政策限制,使工程师短缺成为死结; 韩国虽具备强势的内存制造能力,却在成本控制上依旧面临挑战; 而中国则在美国出口管制下加速自主研发,虽暂时无法掌握EUV技术,却仍能利用旧设备稳步扩张产能。

相较之下,台积电仍是全世界最具技术整合力的制造商,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愈发多元——不只是市场竞争,更包括组织文化与世代交替。 Jyo Poyo认为,台积电过去以创业家精神驱动的文化,如今在年轻主管接班后逐渐变得制度化、官僚化。 「他们可能不再愿意花时间处理微小但关键的需求,而这正是Rapidus最能切入的缝隙。」

不过,他也坦言,日本要想趁势突围并不容易。 Rapidus虽集合了东芝、IBM与多家半导体老将,但若无本土新创企业带动应用需求,再雄厚的技术也难以自立。 「最终关键在于市场与合作网络。 如果日本企业仍各自为政,再多政府补助也只是空谈。」

从台积电的强势领导到日本Rapidus的追赶,全球半导体竞赛正从技术之争,逐渐转向文化与策略之争。 台积电的强大依然无可撼动,但日本专家提醒,当「灵活的人」逐渐被「制度的流程」取代,领先者也可能在不知不觉间为竞争对手创造机会,而那或许正是Rapidus最值得把握的。

编辑:芯智讯-林子   来源:工商时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