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懂大众的都买斯柯达呢?一方面斯柯达和大众采用同样的技术平台,另一方面斯柯达的售价,还要比大众更加实惠。
今天我们聊一下斯柯达速派。

看看它都有哪些亮点和槽点。
一、斯柯达品牌发展史:从自行车厂到大众子品牌
斯柯达这个品牌很有意思,1985年成立于捷克共和国的一个小镇,当时是一家只有7个人的自行车厂。
1899年转型生产摩托车,1905年推出了他们首款汽车,凭借性价比的定位,迅速出口到俄罗斯、巴尔干半岛等地,成为欧洲新兴的中产阶级首选。

二战期间,斯柯达工厂被纳粹征用,开始生产坦克和飞机的零件,一直到二战结束以后,工厂被捷克政府国有化,才开始重新为普通民众,打造经济实用的乘用车。
但是国有化以后的斯柯达,在技术方面一直没什么大的突破,发动机也一直停留在1950年代的水平,再加上当时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限制,导致它有一点跟不上其他品牌的步伐了。

所以到了1991年,大众集团以3.7亿美元的价格,收购了斯柯达70%的股权,2000年完成了全资控股,而且也对斯柯达开放了PQ 35平台,和EA 211这些发动机核心技术。
二、速派的车型演变:从“昊锐”到第三代MQB平台车型

然后在200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,第一代速派以技术派绅士的形象重生,搭载了来自大众的1.8T涡轮增压发动机,轴距达到2米76,比同期的大众帕萨特还要长。
到了2005年,斯柯达和上海大众,签署了合作协议,算是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,而这次和上汽大众的合作,被当成是大众对于上汽的补偿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在这个时期,德国大众一直在和一汽保持紧密的合作,比如奥迪就是交给了一汽,再比如捷达、宝来,还有速腾,甚至是重量级的B6帕萨特,也就是迈腾,全部都是交给一汽去生产。

而上汽大众只能在B5的基础上缝缝补补,玩着换汤不换药的老把戏。所以上汽大众在这个阶段就显得很尴尬,合着你们俩打得火热,就把我当外人?那我走。这个时候斯柯达就出现了,和上汽合作以后,先后推出了明锐和晶锐,也就是A级车和A0级车型,市场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。
于是在2009年,趁热打铁推出了斯柯达的B级车,但是这辆车早期的名字并不叫速派,而是叫做昊锐,因为得按照家谱来排嘛,明锐、晶锐、昊锐叫起来也更顺口一些。

昊锐当时是基于PQ 46平台,2.0T车型的动力参数,和同时期的迈腾B6完全一致,但是指导价低了1万多,而且标配后排独立空调和电动座椅。
所以昊锐其实就是,海外帕萨特B6的换壳车型,相比于国内的迈腾来说,它的性价比反而还要更高一些,所以从这个时候就有了,懂大众的人都买斯柯达这句话。

而目前在售的是速派的第三代车型,基于大众集团的MQB平台打造,对应的就是迈腾和帕萨特的B8车型,车身长度4米86,轴距2米84,基本和迈腾一模一样,官方指导价17.49万,到19.49万,2.0T的330版本,目前优惠6万多,全款落地价格14.8万上下,价格方面确实更有诚意一些。
三、速派的核心亮点:性价比与实用性拉满
而除此之外,速派还有它独特的亮点,那就是这个大掀背的车身结构,这绝对是速派车型的宝藏亮点,日常用起来特别爽。

1. 大掀背设计:空间灵活,实用性拉满
首先,它的后备箱开口超大,单个洗衣机、自行车或者露营装备,都能够直接塞进去,不用像普通三厢车那样,得侧着身子硬挤。
平时不放倒后排座椅时,就有570L的空间,能够轻松装下三四个行李箱。要是把后排座椅一放倒,直接变成1600多升的移动仓库,纵深超过两米,铺个垫子,甚至能临时当床睡。

电动尾门还支持脚踢感应,双手拎满东西的时候,用脚尖轻扫一下车尾下方,尾门就能自动弹开,特别适合超市采购完或者抱着娃的时候用。
而且尾门的高度能够自己调,小个子的女生也不用担心够不着,下雨天还能避免手,直接碰脏门板,另外掀背造型,让车身的线条也更加流畅,看着比普通轿车更加运动。
而且后备箱地板下方有暗格,零碎的物品,随手就能找到地方放。这种设计既实用又不显得臃肿,所以大掀背这个优势属于是用过的都说好。

. 价格亲民,配置诚意十足
第二个亮点,虽然价格便宜,但是配置不低,14万多的价格,买一台德系B级车,成熟可靠的三大件,前后泊车雷达,倒车影像,自适应巡航,液晶仪表,这些都是基础的配置,一样都不少,并且还有电动后尾门,比几年前20来万的迈腾配置还要高。
除此之外,还有前排的无钥匙进入,主副驾的电动座椅调节,而且座椅也支持加热和通风。甚至还有多色的车内氛围灯,和倒车后视镜自动下翻,这个配置水平,你别说跟日系车去对比了,就算跟很多自主品牌的B级车去对比,好像也是挺有性价比的。

所以也难怪会有人说,懂大众的都买斯柯达了。花更少的钱,买一样的三大件,还有更高的配置水平。如果你不是对于大众车标有执念的话,那斯柯达确实是一个挺值得考虑的品牌。
3. 德系底盘质感:扎实稳定,驾驶有乐趣
第三个亮点,扎实的底盘质感,前麦弗逊+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挂,实际开起来,底盘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整,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,悬挂的动作干脆,没有松散感,滤震也是偏硬朗的那一类。
这方面更像迈腾一些,高速行驶的时候,底盘的稳定性不错,速度快一些,也不会车身发飘,过弯时候悬挂的支撑性足够,侧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,在这个价位可以说是可圈可点的类型。

动力方面,1.4T的发动机配合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,最大功率150匹马力,日常城市代步完全够用。起步平顺,中、低速加速轻快,但是高速超车的时候会少一些从容感,主打一个经济省油。
2.0T的低功率发动机,匹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,最大功率186匹马力,峰值扭矩320牛米,动力的储备明显更加充沛,中后段加速也能够有一些推背感,高速超车的时候底气更。百公里加速时间7.9秒,比1.4T快了不少,总体的表现很符合德系车的扎实风格。
四、速派的明显槽点:这些不足需留意
至于槽点方面,首先是1.4T的车型减配了Car Play,所以车机交互方面,只有基础的功能,当然连个蓝牙,听个广播,是没有问题的,只是没有Car Play那么方便。
而且斯柯达默认的车机也很老旧,基本上就相当于,手机里的老年机一样,导航只能看手机,所以中控再大也没什么用。

蓝牙听音乐,音质也容易受干扰,而且没有办法,直接调用手机里的音频APP,灵活性会差很多。
并且1.4T配的干式双离合在低速跟车的时候,比如二三档的切换,会有偶发的闯动感,尤其是在拥堵路段,需要频繁启停的时候更为明显,存在动力衔接的延迟。
如果预算不是很吃紧的话,尽量上2.0T的版本,不仅动力更好一些,变速箱的表现也会更优秀。
其次是隔音水平比较一般,主要就是高速风噪和胎噪很明显,时速超过100k/h以后,A柱和后视镜位置的风噪较为突出。
原厂配备的轮胎,也会有比较大的胎噪,通过底盘传入车内,并且掀背车的车身特性,也导致它在隔音方面,不如物理隔绝的三厢车好坐,所以后排乘客感受会更加明显一些。
滤震的风格也是偏硬朗一些,过减速带或者不平整的路面时,后排乘客能够明显感受到冲击,所以柔韧性方面需要提升。

五、总结:务实之选,可惜或将停产
最后总结一下,斯柯达速派在10到15万这个价位,属于是优点很鲜明的务实派选手,虽然品牌的知名度没有大众高,但适合那些愿意为实用性妥协细节的用户。
空间够大,而且灵活性很拿手,动力扎实,油耗也不算高,底盘有德系的功底,驾驶也有紧致感的操控乐趣,悬挂调教硬朗,高速行驶稳如老狗。
最关键的是,价格很香,比大众的性价比更高,虽然隔音一般,车机系统也比较拉垮,而且内饰的塑料感也比较强,但是这些都是小问题。
核心的三大件是可以让人放心的,所以性价比大,掀背就是速派最核心的特点,也是让人选择它的最大原因,只可惜目前的速派已经快要停产,而下一代的车型,会不会在国内上市也是一个未知数,只能说,祝他好运吧。
其他关于速派的亮点和槽点,欢迎各位老板在评论区补充,如果有说错的地方,也欢迎大家纠正,感谢点赞,感谢关注,我们下期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