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,补能方式一直吵得不可开交:有人力挺超充,有人坚持慢充,还有人呼吁换电。但很少有人意识到——真正最需要、最依赖换电的,其实不是家用车,而是 商用车。
2025 广州车展上,宁德时代与上汽商用车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,再次把“巧克力换电”模式推上行业中心。随着试点车型进入批量运营、无人车首次实现“自动驾驶 + 自动换电”闭环,行业开始意识到:换电不是被替代的方案,而是商用车未来的必然路径。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这一次,换电不仅仅是补能方式的改变,而是改写物流效率的一次生产力革命。

乘用车的使用场景以家庭为主,慢充、超充、甚至家里拉根线都能解决问题。但商用车不同,它们的本质是 赚钱的工具,每一分钟停在原地充电,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。
换电的核心优势在商用车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:
1. 换电速度=效率提升=直接赚钱一辆电动物流车充满电需要 40 分钟到 70 分钟,但换电只需要 2 分钟到 5 分钟。对运营车队来说:
减少停运时间就等于增加单量
增加运输时长就等于提升收益
能连续运转就等于提高车辆利用率
上汽大通的大拿 RoboVAN 在试点运营中已证明这一点。换电直接拉高车辆“在线时间”,这对于城配物流简直是降维打击。
2. 电池可租可换,企业压力更小商用车企业最怕高额前期投入,而换电模式可以让电池成本从购车中剥离出来,变成按月或按里程付费。
车便宜了、财务压力小了、灵活性更强了,谁不愿意?
3. 城市物流线路短、固定、重复——换电最适合这种场景城配车的工况非常稳定,它们每天跑的路线几乎一样,能精准预测能耗,也更容易规划换电站点布局。
换电就是为这种场景而生的。

这次合作最令人兴奋的并不是两家大企业牵手,而是 全球首例“无人驾驶物流配送 + 自动换电”商业闭环实现了。
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?
1. 车自己找电站,自己换电,自己再继续跑无人车完成配送任务之后:
自动驶向换电站
精准定位至换电工位
机械臂自动替换电池
换完后继续投入运营
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参与,也不需要司机下车操作。
这意味着:
未来的物流车队,很可能 24 小时不停运,人类的工作是管理车,而不是开车。

这不是节省一点人力成本的问题,而是:
城市配送时效全面提升
夜间配送能力增强
运营效率翻倍提升
车队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大
企业可控成本可大幅下降
换电让无人驾驶真正具备了商业运营条件,这是智能物流最关键的一步。
三、换电规模远超预期:不是试验,而是国家级基础设施工程“巧克力换电”官方给出的建设规划堪称惊人:
2025 年:45 城建成 1000 座换电站
2026 年:120 城累计 2500+ 座
远期目标:3 万座换电站
这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换电正在成为一个新的“城市能源网络”,像加油站一样普及。意味着未来物流车辆只要进城,就能换电。意味着企业可以放心采购换电商用车,而不用担心补能问题。
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背景下,换电网络的建设速度,其实就是行业未来的增长速度。

换电是否适合乘用车,未来可能还要看市场争论。但对于商用车行业来说——
换电不是选项,而是必选项。
因为商用车不是为了面子,是为了效率;不是为了体验,是为了成本;不是为了科技噱头,是为了运营结果。

宁德时代 × 上汽商用车的深度合作,只是一个开始。当换电站像便利店一样遍布城市,当无人车自动换电成为标配,你会明白:
新能源商用车,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“省油”,而是“更快、更稳、更省钱”。
而换电,就是推动这场变革的发动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