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 A0 级纯电车时,你是否也陷入过这样的纠结:看中的车型要么设计像 “玩具车”、配置简陋到连快充都没有,要么稍微像样点的就超了 6 万预算?在宏光 MINI EV 的 “低价低质” 与 10 万级车型的 “预算压力” 之间,五菱缤果 S 的到来,恰好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。本期结合市场反馈,我们就来拆解:缤果 S 如何跳出 “A0 级 = 廉价代步” 的固有标签,在 6-8 万级市场中走出差异化路线。

缤果 S 的尺寸设计藏着不少巧思:4265mm 车长、1785mm 车宽、1600mm 车高,再搭配 2610mm 轴距,其中 1785mm 的宽度已经达到 A 级车水平,配合两厢平顶结构与短前悬设计,既保证了在城市窄路、拥堵路段的灵活性,又一定程度释放了车内空间。实测中,178cm 的体验者坐进前排,头部能留出一拳余量,不会有压抑感;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,175cm 的乘客坐后排,膝部空间能达到两拳,1008mm 的头部空间和 822mm 的后排间距,就算是 “大个头” 也不用蜷缩着双腿。


储物能力更是同级中的佼佼者:常规状态下,后备厢就能轻松放下 3 个 24 英寸行李箱,满足家庭周末购物、短途出游的需求;如果需要装露营帐篷、折叠自行车这类大件物品,把后排座椅 4/6 比例放倒后,后备厢容积能拓展到 1450L,甚至能放下小冰箱,实用性远超同价位的小型两厢车。全车还设计了 25 处储物格,比同级别车型多 5-8 处,门板能同时容纳 4 瓶水和一把折叠伞,手套箱里的 “魔术挂钩” 能固定外卖袋、购物袋防止洒漏,前排专门预留的口红槽更是戳中女性用户需求,日常小物件都能找到合适的存放位置。

外观上,缤果 S 用细节打破了 “A0 级车 = 廉价” 的偏见。车漆采用 8 层巴斯夫工艺,像 “逍遥紫” 配色在阳光下会泛出淡淡的幻彩光泽,“松弛灰” 则是低饱和度的质感色调,耐脏又显高级。16 英寸双色轮毂搭配黑色防刮轮眉,不仅视觉上更显运动,还能应对日常蹭到马路牙子的情况。全系标配的 LED 自动大灯,雨天行驶时 100 米外的路牌都能清晰看清,夜间点亮的 “脉冲星环” 贯穿尾灯,红色光带配合两侧脉冲造型,辨识度远超同价位车型常用的 “灯泡尾灯”,安全性和颜值都在线。



内饰的质感同样让人惊喜:中控台大面积采用仿沙发材质的软质包覆,摸上去细腻不生硬,3D 木纹饰板搭配橙色缝线,弱化了传统小型车的塑料感;8.88 英寸全液晶仪表与 12.8 英寸中控屏的组合,在紧凑的车内空间中显得格外大气,屏幕显示清晰、操作流畅,不会有卡顿感。车机搭载融合 DeepSeek 大模型的 Ling OS 系统,语音识别率能达到 95%,说一句 “你好小菱,打开空调 24 度并播放轻音乐”,系统 1 秒内就能完成操作,不用反复重复指令。更贴心的是怀挡设计,节省下来的中央地台空间,刚好容纳了 50W 无线快充,早上出门忘给手机充电,开车通勤的路上就能快速补电,解决了 “手机依赖症” 用户的刚需。

得益于 1250kg-1325kg 的轻量化车身设计,缤果 S 搭载的 75kW 扁线电机能发挥出更优性能:0-50km/h 加速仅需 3.1 秒,红绿灯起步时轻快不拖沓,就算是新手或女性用户,单手操控方向盘也能轻松应对。底盘调校偏向舒适,过减速带、坑洼路面时,滤震效果比较出色,不会有明显的颠簸感传递到车内。不过受限于 A0 级定位,时速超过 80km/h 后,加速力度会明显减弱,适合城市通勤场景,长途高速行驶时的动力储备稍显单薄。

续航方面,缤果 S 提供两种电池版本选择,能适配不同用户需求:31.9kWh 电池对应的 325km CLTC 续航,适合日均通勤 50km 以内的用户,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,不用频繁找充电桩;41.9kWh 电池对应的 430km CLTC 续航,则适合周末喜欢带家人去 100km 外郊游的用户,实测中城市道路开空调行驶,续航达成率能超过 80%,基本不会有 “续航焦虑”。补能效率也很给力,直流快充从 30% 充到 80% 仅需 28-35 分钟,相当于去商场吃顿饭、买杯咖啡的时间,就能补充足够的续航;如果用家用慢充,430km 版本 6.5 小时就能充满,晚上回家插上电,第二天早上就能满电出发。能耗方面,百公里电耗约 10kWh,按家充 0.5 元 / 度计算,每公里成本仅 5 分钱,比坐地铁通勤还要便宜。

在安全方面,缤果 S 的表现远超同价位车型平均水平。它基于天舆架构 M 平台打造,车身采用五环高强钢结构,其中高强钢用料占比达到 74.5%,热成型钢占比 23.7%,凭借这样的车身强度,它还斩获了 “2025 中国十佳车身” 奖项,要知道一同上榜的还有不少豪华品牌车型,A0 级车型能获此殊荣实属罕见。上市前,缤果 S 还经过了高温、高原、高寒 “三高” 极端环境测试,以及 16 种碰撞工况试验,遇到突发情况时能更好地保护车内人员安全。

电池安全更是缤果 S 的核心优势,搭载的五菱神炼电池已实现 300 万销量零自燃记录,在碰撞测试中能做到 “五零风险”—— 电池包侵入量为 0、蓄电挤压受损为 0、乘员挤压风险为 0、保险盒挤压风险为 0、高压线挤压风险为 0,对乘员和电池的保护都做到了全方位覆盖。冬季使用时,电池续航保持率比同级别车型高 8% 左右,北方用户不用太担心低温续航腰斩的问题。配置上,全系标配 4 个安全气囊(主驾、副驾、前排侧气囊)和 ESC 电子车身稳定系统,旗舰款还增加了 360° 全景影像和 AEB 自动紧急制动功能,进一步降低新手驾驶时的剐蹭、追尾风险。

从多位车主的反馈来看,缤果 S 在细节体验上仍有提升空间。新车内饰存在一定异味,需要放置竹炭包、开窗通风数月才能逐渐消散,对气味敏感的用户可能需要多花些心思处理。低配车型没有配备中央扶手箱,手机、钥匙等小物件缺乏合适的收纳位置,只能随手放在中控台上,显得有些杂乱。行驶过程中,时速超过 60km/h 后,风噪和胎噪会比较明显,尤其是在高速路段,需要调高音乐音量才能掩盖,若想改善,可能需要自行加装车门密封条。另外,车辆喇叭音量偏小,在高速行驶时鸣笛,穿透力不足,后方车辆可能难以察觉,这也是不少用户反馈的 “吐槽点”。
2. 续航与品控的争议点尽管官方强调续航扎实,但在冬季低温环境下,缤果 S 的续航衰减仍比较明显。实测中,430km 续航版本在 - 5℃左右的环境下,实际续航可能降至 180km 左右,仅为标称续航的 5-6 折,北方用户冬季长途出行需要提前规划好补能路线。品控方面,有老款缤果车主反映车辆存在二次喷漆、车身局部锈蚀的问题,虽然厂家回应称 “符合出厂标准”,但仍让部分消费者对缤果 S 的品控一致性产生担忧,建议购车时仔细检查车身漆面和接缝处。
3. 高速性能的天然局限受限于 A0 级车型的定位和车身尺寸,缤果 S 的高速性能存在天然短板。时速超过 80km/h 后,加速动力会明显减弱,满载情况下上坡,会感觉动力偏 “肉”,需要提前深踩油门储备动力,超车时也要预留更充足的距离。底盘悬挂对大颠簸的过滤能力不足,遇到高速路段的连续坑洼,车身会有明显跳动,长途高速行驶的舒适性一般,适合城市短途通勤,不建议频繁跑长途高速。
三、竞品对决:6-8 万级市场的 “差异化生存”在 6-8 万级 A0 级纯电市场中,缤果 S 面临的竞品各有优势,也存在明显短板,不同车型适配的用户群体也有所区别。
五菱缤果 S 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 “空间 + 配置” 双优势:75kW 的电机功率,比吉利星愿的 55kW、比亚迪海鸥的 55kW 分别高出 25kW、20kW,加速性能更优;1450L 的后备厢拓展容积,远超吉利星愿的 1100L、比亚迪海鸥的 1300L,储物能力更贴合家庭用户需求;全系标配的 4 气囊和 50W 无线快充,也是不少竞品中高配车型才有的配置,性价比优势突出,适合注重家庭代步、对储物空间和配置有要求的用户。
吉利星愿的亮点在于操控性能,采用后置后驱布局和四轮独立悬挂,转弯时的灵活性和行驶稳定性比缤果 S 更优,适合喜欢灵活驾驶体验的年轻女性用户,但它 55kW 的电机功率和 301km 的续航里程,在动力和续航上都稍显一般,难以满足长途出行需求。
比亚迪海鸥则凭借刀片电池和品牌三电口碑吸引了不少务实用户,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口皆碑,但它的配置比较简陋,中低配车型没有快充、中控屏尺寸仅 8 英寸,车内空间也比缤果 S 紧凑,适合追求稳定耐用、对配置要求不高的消费者。
零跑 T03 的优势是动力性能,80kW 的电机功率让它的加速表现比缤果 S 更强劲,适合喜欢运动风格的年轻群体,但它的车身高强钢占比仅 65% 左右,车身刚性不如缤果 S,品牌影响力也相对较弱,对安全性能看重的用户可能会犹豫。
四、结语:A0 级市场的 “价值革命者”在 A0 级纯电市场从 “价格战” 转向 “价值战” 的当下,五菱缤果 S 的出现,重新定义了 “5 万级纯电车” 的标准。它没有陷入 “低价就减配” 的误区,而是用 2610mm 轴距的大空间、75kW 的强动力、74.5% 高强钢的安全车身,以及 50W 无线快充、360° 全景影像等越级配置,让用户以 5 万级预算享受到 10 万级的质感。
当然,缤果 S 并非没有缺点,隔音效果一般、冬季续航衰减等问题仍需改进,但在 6-8 万级价位段,它的综合产品力已经形成明显优势。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 “不将就” 的 A0 级纯电车,既想要颜值和质感,又看重空间、安全和实用性,不妨去 4S 店亲身体验一番 —— 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贴心设计,或许会让你重新认识 “廉价小车” 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