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天籁悦享版七天实测:不玩噱头,这台燃油车很懂家用

总刷到“燃油车车机=鸡肋”的吐槽,直到上周借到2025款天籁悦享版——这台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,由东风日产与华为联合打造

总刷到“燃油车车机=鸡肋”的吐槽,直到上周借到2025款天籁悦享版——这台搭载鸿蒙座舱的燃油车,由东风日产与华为联合打造,官方指导价18.88万,如今经销商报价13.08万,算上保险、购置税等费用,落地大概15万出头。从周一早高峰通勤到周日带娃自驾近郊,我扎扎实实开了整整七天,本来只是想验证“燃油车装鸿蒙到底好不好用”,结果开下来发现,这台车没搞那些花哨的概念,反而把“家用要顺手”这件事,做得挺实在。

聊聊这个鸿蒙座舱:不是花架子,日常能省些麻烦

坐进驾驶位的第一个动作,是伸手碰了碰中控屏——15.6英寸的悬浮屏尺寸刚好,不会像有些车型的大屏那样遮挡视线,也不会因为太小显得局促。周一早上赶时间走城市主干道,这可是早高峰出了名的拥堵路段,我坐进车里系好安全带,系统已经完成开机了,划动屏幕切换导航页面、查找收藏的歌单,跟刷我自己的华为平板一样丝滑,没有半点卡顿,甚至比我之前那台开了五年的老燃油车车机快了不少,不用再忍受点一下等半天的延迟。

比较实用的是“跨设备互联”功能。周一出门前,我用华为平板看的育儿科普视频没看完,坐进车里刚连上蓝牙,车机屏幕就弹出了“是否继续播放”的提示,点一下就能接着看,连我看到第12分钟的进度条都精准对上了,不用重新找进度,对带娃的家长来说特别省心;周三下午,客户突然发了个微信定位让我去老城区地标附近取文件,我在等红灯的时候,把手机往车机方向轻轻一“甩”,导航直接跳了出来,目的地自动设好,不用像以前开老车那样,得停在路边手动输入地址——那会儿刚好遇上晚高峰堵车,前后车都排着长队,这一下至少省了我五分钟的着急功夫,也不用因为临时操作影响后面的车辆。

语音控制的表现还算靠谱。周二早上上班,刚坐进车里觉得有些热,我随口说了句“空调调到24度,再放首《星辰大海》”,本来以为得等它“请重复指令”,结果它一边把空调温度平稳降了下来,一边直接播放了歌曲,中间没有任何停顿,反应速度比我预想的快;周五下班突降阵雨,我想透透气又不想让雨飘进车里,就说“车窗开条缝通风”,它真的只把车窗降到了三分之一的位置,刚好能通风又不会淋到雨——不是那种要么全开、要么全关的机械操作,这点比我之前那台车“只会一键升降”贴心多了。后来问了懂车的朋友才知道,这是鸿蒙座舱的“连续对话”和“可见即可说”功能,不用每次发指令都喊唤醒词,开车的时候不用低头找按键,能更专心地观察路况,安全性也高了不少。

车机里的应用也都是“日常能用到的”,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小程序。导航用的是高德地图,支持实时路况更新,途经城市核心商圈旁的拥堵重灾区时,我说“避开拥堵路线”,它就能自动切换到相对通畅的路,还会提前提醒前方路口转弯、限速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频繁看手机导航;音乐软件可以直接登录我自己的QQ音乐或网易云账号,同步收藏的歌单,孩子爱听的儿歌、家里老人爱听的戏曲,搜一下就能播放,不用特意下载到U盘里。贴心的是“带娃模式”,周六早上带娃去近郊野餐,我在车机上点开这个模式,空调自动调到了25℃、风量也变小了,还自动播放了舒缓的儿童轻音乐,座椅也会微微调整到适合孩子的角度,不用我手动调半天,省了不少事儿。

说说坐的感受:开久了不易僵,空间表现贴合家用

车机体验够省心,而家用车的核心需求——舒适和空间,这台悦享版也没让人失望。作为日产的经典车型,天籁(逛导购)的座椅舒适度早有口碑,这次开这台悦享版跑了周边的盘山公路,才真的体会到“坐得舒服”对家用车有多重要,尤其是经常要长途出行的家庭。

周一通勤走主干道转次干道,全程50分钟,到公司后,以前开别的车,到地方腰都僵得直不起来,得站在楼下揉半天才能缓解;这次坐这台悦享版,座椅的靠背刚好贴住我的腰和肩,腰部还有轻微的支撑感,不用额外垫腰靠,下车的时候腰一点都不酸。后来周三下午开高速去周边的邻市办事,单程一个半小时,开了一个多小时后有些疲惫,我调了调座椅的角度,靠在上面歇了会儿——座椅软但不塌,支撑感刚好,不会像有些车那样“坐久了陷进去”,腰部和腿部都没有明显的压迫感,开完全程也没觉得特别疲惫,下来活动活动就能恢复状态。

周六早上,我父亲坐副驾跟我们一起去近郊,他身高176cm、体重153斤,把座椅调到舒服的位置后,腿部前方还有两拳多的空儿,他拍了拍座椅说“比我那台老捷达宽敞不少,坐久了也不觉得挤得慌,靠背也软和”。后排坐了我、爱人、孩子和母亲四个人,也没有局促感,2825mm的轴距带来了不错的腿部空间,母亲坐在中间位置,双脚能自然地放着,不像有些紧凑型车那样,中间坐人得蜷着腿,长时间下来腿会麻。带娃出门的时候,后排安装安全座椅后,旁边还能轻松坐下母亲,方便她随时照看孩子,不用像以前那样“有人挤在副驾回头看,影响开车”,尤其是在郊区的盘山路上,这种安心感格外重要。

空间够宽裕,车内的静谧性也值得一提。周六行驶在近郊的乡间小路上,外面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、路边农户家的狗叫声和偶尔的鸟鸣,关上车窗后,车内噪音明显降低,孩子在后排看动画片,音量调到20就能听得清清楚楚,不用开很大声;等红灯的时候,我特意留意了一下,怠速时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,只有一点点轻微的风声;高速开到120km/h时,风噪和胎噪也控制得较好,我跟爱人聊天,正常说话的音量就能听清,不用扯着嗓子喊,长时间交谈也不会觉得累。后来了解到,这台车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,车门和座椅也都有隔音材料,还搭配了主动降噪系统,难怪在城市的高架桥上行驶时,也能隔绝大部分外界噪音。

这个音响表现尚可:17个喇叭,后排听感也清晰

舒适和静谧性到位了,车内的娱乐配置也没拖后腿。本来没对燃油车的音响效果抱太多期待,觉得只要能出声就行,结果这台悦享版的HUAWEI SOUND音响,给了我不小的惊喜。

它配备了17个高保真扬声器,分布在车内的仪表台、门板、后排等各个位置,据说还经过了专业声学团队的反复调试,能适配车内的空间结构。周日下午从近郊返程,我一个人开车回家,放了首林俊杰的《江南》,声音像是裹着车厢扩散开来的,低音不沉闷、高音不刺耳,连歌曲里的吉他弦音、背景和声都能较好地呈现,比我之前自己加装的车载音响效果好很多,甚至能跟家里的桌面音响媲美。特别的是中控台上的“可升降式星环散射体”,打开音响的时候会缓缓升起来,把声音以较均匀的角度扩散到车内各个角落——以前坐后排听歌,总觉得音质比前排差很多,声音模糊不清,这次我特意让爱人坐在后排试听,他说“跟前排听着差别不大,声音很均匀,细节也能听清”。

周六在近郊的稻田旁野餐休息的时候,我用语音打开了“K歌模式”,车机自带的无麦K歌功能特别方便,不用额外连接话筒,直接用车内的麦克风就能唱,孩子拿着车里的无线麦克风唱儿歌,音质清晰且没有明显跑调,延迟也很低,不会出现“唱的和听的不同步”的情况。一家人坐在车里唱歌、互动,比坐在草地上发呆有意思多了,旁边野餐的本地农户还凑过来看,问“你们这车还能K歌啊?挺有意思的,音质也不错”。

外观和内饰:看着顺眼,触感柔和,无明显新车味

不管是车机便捷性、舒适还是娱乐,核心都是“日常用着舒心”,而外观和内饰的质感,直接影响着每天上车的心情。这台车的外观没搞那些浮夸的设计,是那种“看着就顺眼、越看越耐看”的家用范儿,在城市街头行驶时,既不会显得突兀,又能有自己的辨识度。

车头采用了全新的V-Motion家族式前脸,扩大的“V”型格栅搭配熏黑的蜂窝状中网,看着比老款天籁(用车口碑)更显年轻了不少,但又不张扬,线条流畅自然,不管是接客户还是送老人去公园散步,都不会显得突兀;寰宇双子星LED大灯细细长长的,造型精致,点亮后辨识度很高,白天开日间行车灯,灯光柔和不刺眼,晚上开近光灯行驶在郊区的乡间小路上,照射范围广且均匀,不会晃到对向车辆的视线,提高了夜间行车的安全性;车尾的设计简洁大方,LED尾灯和头灯呼应,排气采用隐藏式设计,整体看起来很干净、协调。

外观耐看,内饰的质感也在线。直观的感受就是“触感柔和”,车里90%以上的可接触区域都是软质材料包裹,没有硬邦邦的塑料感。仪表台上面是30mm厚度的慢回弹发泡材质,用手按一下能轻轻陷下去,松开后会快速回弹,手感特别细腻,摸起来很舒服;门板上的扶手、中控台的两侧、座椅的侧面,都缝了精致的双层缝线,缝线工整均匀,看着很有质感,不像有些低价车那样,到处是硬塑料,磕到胳膊还疼。

让人放心的是“没新车味”。提车那天在4S店,我特意打开车门、车窗通风了几分钟,然后坐进去闻了闻,没有那种刺鼻的甲醛味,只有淡淡的皮革清香,闻着很舒服。销售介绍说这台车用了“零甲醛工艺”,内饰材料还通过了国际OEKO-TEX® STANDARD 100 Class 1认证,这种认证是婴幼儿级别的安全标准,意味着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极低。我回家后用甲醛检测仪测了一下,实际浓度只有0.02mg/m³,比我家卧室的甲醛浓度(0.03mg/m³)还低。以前朋友买新车,得开着窗通风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放心带娃坐,这台悦享版我提车第二天,就敢带娃坐在后排吃从小吃街买的零食、看动画片,完全不用担心甲醛超标的问题。

动力和油耗:输出平稳,加92号油,养车成本不高

作为一台每天要开的家用燃油车,动力和油耗是绕不开的话题,这台悦享版的表现,刚好契合了家用“平顺、省油、好开”的诉求,在城市山路、市区拥堵路段都能轻松应对。

它搭载的是2.0L自然吸气发动机,搭配CVT无级变速箱,功率可达115kW,扭矩可达197N·m,参数看着不算“亮眼”,但开起来刚好符合家用的节奏。周一早上上班赶时间,走城市主干道遇到绿灯一亮,轻轻踩一下油门,车就能平稳地往前冲,不会像有些涡轮增压车那样“一窜一窜”的,起步很平顺,带娃出门特别安心,不用担心孩子会因为顿挫感不舒服;周四下午在城市快速路上超车,深踩一脚油门,动力输出很线性,不会突然“顶一下”,转速缓缓上升,动力慢慢释放,超过前车的过程很顺畅,不会让人慌神,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驾驭。在郊区的盘山路上行驶时,动力输出也很平稳,爬坡时不会有吃力的感觉。

油耗表现也很惊喜。这一周开下来,我特意记录了一下:市区通勤的油耗大概在百公里6.4个油,和官方给出的WLTC综合油耗一致;周三早上遇上早高峰堵车,在核心路段走走停停了二十多分钟,油耗涨到了7个出头,但也没超过8个;周末跑了趟近郊路线,来回大概120公里,油耗降到了5.8个油左右,和不少车主反馈的实际油耗基本相符。而且这台车加92号汽油就行,不用特意加95号,按现在的油价(大概8.5元/升)算,一公里也就5毛钱,一个月下来油费大概500块钱,对普通家庭来说,养车成本不会过高,完全不用担心“开得起养不起”。

开了七天的实在话:家用车,顺手实用比花哨重要

七天全场景实测印证,2025款天籁悦享版精准契合家用核心诉求。15万出头落地价亲民,鸿蒙座舱解决燃油车机痛点,日产舒适座椅、充裕空间与出色静谧性适配通勤与自驾,低油耗+环保内饰更添实用属性。无花哨冗余功能,却把好开、好坐、好用的本质做到位,若你在15-20万区间筛选均衡型家用燃油车,不妨到店试驾体验一番,亲身感受它的务实表现。过年开着回家,空间够装行李、坐着舒服不折腾,还能靠靠谱配置让旅途更省心,注重实用的家庭真可以认真考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