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中美芯片大战,却让日本发现一个惊天秘密!日媒紧急呼吁:“全球70%的成熟制程订单

中美芯片大战,却让日本发现一个惊天秘密!日媒紧急呼吁:“全球70%的成熟制程订单正源源不断流向中国工厂,价格低到让我们怀疑人生!” 美国当初算得挺精,觉得把先进光刻机这些关键设备一卡,中国芯片产业就没法往前走了。可他们忘了,芯片这东西不是只有高端的才值钱,那些二十八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,才是真正支撑起汽车、电视、医疗器械这些民生和工业领域的主力军。 就像家里的电器,核心大脑可能用不上最顶尖的芯片,但少了这些成熟制程的小家伙根本转不起来。美国的封锁等于是把中国往成熟制程的赛道上推了一把,逼着国内企业集中火力猛攻这块市场。 这一猛攻就打出了效果,有机构统计,从2020年到2024年,中国在28到65纳米这个主流成熟制程区间的市场份额,直接从18%飙升到了31.5%,翻了快一倍。单说中芯国际一家,在这个领域的占有率就达到了20%,稳居全球前列。 能有这成绩,产能跟上是关键,中芯国际2024年的营收涨了近三成,虽然净利润有点下滑,但产能利用率已经摸到了85%以上。更狠的是华虹,全年产能利用率几乎拉满,就算行业整体还在复苏期,他们的生产线也没停过,这接订单的能力可不是吹出来的。 产能上去了,价格自然就有优势,这就是中国工厂的拿手好戏。日本媒体喊着“价格低到怀疑人生”真不是夸张,毕竟中国有完整的制造业体系,从原材料到封装测试都能自己搞定,中间环节省下来的成本全能体现在报价上。 而且国内企业现阶段更看重抢市场,毛利率压得很低,中芯国际和华虹的毛利率都不到20%,比台积电那些动辄四五十的毛利差远了。可就是这种“薄利多销”的路子,把全球客户都吸引来了,毕竟谁也不会跟省钱过不去。 更关键的是,中国不仅能做便宜的,还能做出靠谱的,这才是留住订单的核心。以前大家总觉得中国芯片技术不行,尤其是汽车这种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,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。 但现在不一样了,东风汽车联合国内企业搞出的首款国产车规级 MCU 芯片,用的就是四十纳米成熟制程,从设计到制造全是国产化,还在漠河的极寒天气里熬过了两百九十五项测试,马上就要量产了。 日本媒体之所以急得跳脚,是因为他们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。日本在成熟制程领域盘踞了多年,瑞萨电子这些企业靠着汽车芯片吃得盆满钵满,可现在中国工厂横空出世,直接抢了他们的饭碗。有消息说,连日本本土的一些汽车零部件厂商,私下里都开始从中国采购芯片,毕竟成本压力摆在那,总不能跟钱过不去。 美国那边现在也有点骑虎难下,本来想通过限制成熟制程进一步打压中国,结果发现自己的企业先扛不住了。英特尔在华有上万个员工,德州仪器在成都的工厂产能翻了番,美光还在西安砸了几十亿建厂房,这些企业的订单早就和中国工厂绑在了一起。真要是全面限制,受损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。所以到现在,所谓的限制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,反倒给了中国工厂喘息扩张的时间。 这么一看,日媒喊出的那个“秘密”其实一点都不意外。中美芯片大战逼出了中国成熟制程的爆发力,完善的产业链降低了成本,靠谱的技术突破稳住了客户,再加上设备供应没掉链子,全球订单流向中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。 日本以前靠着成熟制程躺着赚钱,现在突然冒出个实力强劲的对手,自然会慌神。这事儿也给行业提了个醒,技术封锁从来不是长久之计,反而会倒逼对手另辟蹊径,最后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