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从代工贴牌到港股敲钟:赛力斯如何用5年撕掉"山寨车"标签?

这是赛力斯香港上市当天的股东名册。翻开扉页就能看到华为旗下哈勃投资的身影——持股比例2.25%,位列第五大股东。但若将时

这是赛力斯香港上市当天的股东名册。翻开扉页就能看到华为旗下哈勃投资的身影——持股比例2.25%,位列第五大股东。但若将时间倒回2019年,这家如今头顶"首家A+H豪华新能源车企"光环的企业,车间里还堆满着东风小康的面包车配件。

在重庆两江新区的智能工厂里,950吨级压铸机正吞吐着铝合金溶液。机械臂精准抓取的画面,与五年前工人们手工焊接东风风光580车架的影像重叠,恍如两个平行时空。当年给合资品牌代工的赛力斯恐怕不会想到,其港股IPO募资净额能定格在140.16亿港元,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中国车企IPO纪录,更让宝马i系列、奔驰EQ等豪门都侧目。

转折发生在2019年那个冬天车间主任老张至今记得2019年12月25日那场会议。华为消费者BG高管带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图纸走进赛力斯研发中心时,流水线上的东风风光ix5还在按部就班组装。这场后来被写入招股书的合作,彻底改写了企业的基因序列。

联合设计协议墨迹未干,赛力斯立即启动了"数字化手术"。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焊装车间:传统定位夹具被激光雷达替代,人工质检岗变成了AI视觉检测站。当问界M5的铝合金副车架首次通过一体化压铸成型时,产线良品率已从初期的72%跃升至98%,这个数据甚至让前来验厂的奔驰工程师竖起大拇指。

三代产品背后的平台革命观察M5到M9的进化轨迹,就像翻阅一本新能源汽车的解剖学教材。初代M5还在共用东风风光580的底盘结构,到M7时已进化出华为DriveONE电驱平台专属的纵置架构。而最新M9搭载的X平台,其铝合金用量突破80%,这个比例比特斯拉Model Y还高出12个百分点。

供应链总监王建军透露的关键细节更耐人寻味:"为满足华为HI模式要求,我们淘汰了37家二级供应商。"现在赛力斯工厂的货架上,博世iBooster制动系统与华为MDC810智驾芯片并肩而立,这种混搭在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场景。

代工厂的逆袭密码回看赛力斯登陆港交所的140亿港元募资额,其本质是资本市场对"华为智选模式"的估值重构。当年给东风代工时,赛力斯单车利润不超过3000元;如今问界M9的毛利率已达21.7%,比蔚来ES8还高出4.2个百分点。

这种蜕变暗合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化论:从引进特斯拉时的"市场换技术",到华为赋能下的"技术定义市场"。当港交所铜锣为赛力斯敲响时,其铝合金压铸车间里正在试制某欧洲豪华品牌的新能源底盘——这次轮到德国人拿着翻译器记录中国工程师的操作流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