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世界首富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:“在人工智能领域,中国有两件事做得非常好。一是中国的

世界首富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:“在人工智能领域,中国有两件事做得非常好。一是中国的发电量大约是美国的2.5倍,而且正朝着3-4 倍前进;而另一件事更让我相当钦佩。”   可能有人觉得,电多不多跟AI有啥关系,这就不懂了,AI看着玄乎,其实是个超级耗电的主儿,不管是那些能聊天、能干活的智能程序,还是背后支撑它们的大型服务器,一天到晚转起来,耗的电可不是小数目。   人家国外搞AI,经常要愁电费太高,服务器不敢全力开,有时候甚至因为电不够,新项目只能拖着。   咱们这边就不一样了,到处都能看到太阳能板、大风车,还有能把远方的电高效送过来的线路,电多到用不完,而且还越来越便宜。   这些电不光够老百姓日常用,还能稳稳当当支撑起那些AI项目不分昼夜地运转,成本降下来了,发展自然就快了。   国外那些科技巨头都看在眼里,纷纷跑来中国合作,就是冲着稳定又便宜的电力来的,毕竟没人愿意干烧钱还跟不上节奏的事儿。   再说说马斯克更钦佩的那件事,人才,不是说人多就厉害,关键是这些人能把技术变成真能用的东西,国外有些团队,技术看着挺牛,但就是落地慢,实验室里的东西好几年都变不成老百姓能用得上的产品。   咱们这边不一样,每年有大量学理工的人毕业,这些人不光懂技术,还特别会琢磨怎么把技术用到实处。   就拿那些智能程序来说,国外的可能在某些复杂问题上厉害,但咱们的程序更懂中国人的习惯,不管是手机支付、智能家电,还是物流仓库里自动干活的机器人,都是AI落地的例子。   更厉害的是,咱们的团队还特别会“精打细算”,能用更少的成本做出不输别人的效果,不像有些国外团队,光烧钱不办事,这种能把技术落地、还能控制成本的本事,才是真的让人佩服,也是马斯克看在眼里的关键。   其实这两大优势凑到一起,才是中国AI发展的真正底气,电多,解决了AI发展的“动力问题”,不用愁没电用、用不起,人才强,解决了“落地问题”,不用怕技术只停留在纸面上。   国外很多地方要么缺电,要么缺能把技术变现的人才,就算有好想法,也很难推进,咱们这边不一样,电力打底,人才发力,两者凑在一起,形成了别人比不了的优势。   现在全球都在抢AI这块蛋糕,以前大家觉得比的是谁的技术更先进、谁的设备更牛,现在看下来,比的其实是基础够不够牢,能不能把优势用到位。   中国的聪明之处就在于,没光盯着眼前的技术比拼,而是提前把电力这种基础保障做好,同时培养了一大批能干活、会创新的人才。   这种布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是长期积累的结果,别人想追都没那么容易,国外那些搞AI的巨头,现在慢慢意识到了差距,要么跑来中国合作,要么想办法自己建电厂,但不管怎么搞,都已经落后一步了。   没有稳定的电力,再牛的技术也没法施展,没有会落地的人才,再先进的想法也只是空想,现在咱们的AI已经在很多领域领跑全球了,不管是开源共享的技术,还是落地应用的广度,都让国外刮目相看,这不是偶然,是电力和人才双管齐下的必然结果。   AI竞争拼到最后,拼的不是一时的技术噱头,而是基础保障和落地能力,中国的发电量领先,解决了AI发展的能源瓶颈,人才的实干和创新,解决了技术落地的难题。   评论区聊聊,你平时感受到身边的AI越来越方便了吗?觉得这些优势还能带来哪些变化?

评论列表

杨晓林
杨晓林 6
2025-11-03 19:58
马斯克的眼光确实独到[点赞][点赞][点赞]
用户10xxx86
用户10xxx86 3
2025-11-03 22:55
前几天,有报道说美国建议暂缓AI发展,说要好好规划规划。现在说来,估计是跟不上中国的步伐了,要就是电力等基础设施跟不上,要就是人才跟不上,或者资金跟不上,甚至全都跟不上。一句话,就是实力有限。
云侠
云侠 3
2025-11-03 21:33
把算力中心建到水电站附近,用水库散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