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开了一周腾势N9,帮大家实探:38万的国产SUV,到底香不香?

最近身边选高端6座SUV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,一聊发现大家都绕不开刚上市的2026款腾势N9。38.98万的起售价,配上"

最近身边选高端6座SUV的朋友突然多了起来,一聊发现大家都绕不开刚上市的2026款腾势N9。38.98万的起售价,配上"科技安全旗舰"的名头,再加上"豪华SUV搅局者"的宣传,确实让人忍不住好奇。作为帮人选车踩过不少坑的"民间车评",我特意泡了一周车友圈,还拉着开老款腾势N9的朋友深度试驾了新款,今天就聊聊这款车到底是真有料还是虚火旺。

对比同价位竞品,腾势N9没玩"低配减配"的套路。像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这些智能驾驶辅助硬件,还有云辇-A空气悬架、后轮主动转向这些硬核配置,全系都给配齐了。要知道理想L9的低配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硬件上是有缩水的,问界M9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甚至要额外选装。有车友算过一笔账,要是把竞品同级别配置都选上,价格至少要多花5万,这么看腾势的性价比确实突出。

还有个隐性优势是使用成本。腾势N9能加92号汽油,不像有些豪华SUV非得喝95号"细粮",长期下来能省不少钱。上海一位车主分享说,周末带家人去苏州往返400公里,不用充电也不用加油,比朋友的奔驰GLC方便多了,油耗成本还低一半。

外观内饰:老问题解决了,新槽点又冒头?

老款腾势N9车主吐槽最多的两个点,新款算是针对性改了。之前大家嫌车身颜色太少,选来选去就那几种,2026款直接一口气上了4款双色车身和1款单色车身,像"紫瑢金"这种配色,在汽车论坛的投票里得票率高达38%,远超宝马X5炭黑的25%和理想L9白色的22%。我现场看了实车,这颜色确实有质感,阳光下会泛着细微的光泽,销售说用了手工打磨工艺,不过估计后期补漆成本不低。

内饰的储物空间也终于跟上了。老款车主总说"手机都没地方放",新款新增了3处储物格,中控下方的隐藏式抽屉容积有8L,能轻松塞进13寸笔记本加折叠伞,比老款大了50%]。我试着把随身带的充电宝、墨镜、钥匙全塞进去,居然还剩不少空间,这点对家庭用户太实用了。

但细节上还是有硬伤。有车友反馈主副驾座椅腿托太窄,坐垫调节幅度有限,调平后还有点凹陷,长时间坐着不太舒服。我178cm的身高,试驾两小时后确实感觉大腿外侧有点空。另外副驾屏为了追求对称做得偏小,显示内容有限,实用性打了折扣。还有个槽点是中央扶手箱,因为集成了冰箱,导致储物空间被压缩,放个大一点的保温杯都费劲。

动力续航:参数很唬人,实际用着咋样?

打开配置表,腾势N9的动力参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:2.0T发动机加三台电动机,综合功率640千瓦,扭矩更是达到1035牛·米,这数据比问界M9和理想L9分别高出1.5倍和1.7倍。零百加速3.9秒,对于一台超过5.2米的大型SUV来说,这个成绩确实够亮眼。

实际开起来,动力响应确实迅猛。在高速上超车时,根本不用深踩油门,稍微给点力车速就上去了,推背感很明显。但日常市区代步,这么强的动力其实有点"过剩",我试着用经济模式开,动力输出变得很平顺,不会有窜动感,家里老人坐后排说很稳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和另外两款车的增程式技术不同,高速巡航时发动机能直驱,油耗会更省一些。

续航表现算是中规中矩。CLTC纯电续航202公里,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完全够用,我朋友家到公司来回30公里,一周充一次电就行。综合续航1302公里,比宝马X5 PHEV的800公里多了50%,长途出行基本不用担心里程焦虑。不过有个小遗憾,纯电续航比理想L9还是略短一些,要是家里没法装充电桩,可能得更频繁地充电。销售说第四季度OTA后纯电续航能升到230公里,综合续航1330公里,希望到时候能兑现。

我特意试了下亏电油耗,在市区拥堵路况开了50公里,表显油耗7.5L/100km,高速开了100公里,油耗降到6.8L,对于这么大的车来说,这个成绩已经算不错了。而且油箱有50L,加92号汽油就行,长途加油很方便,不用特意找高标号加油站。

智能驾驶辅助:全系标配是诚意,实际体验有短板?

这次改款,腾势N9最让人惊喜的就是智能驾驶辅助配置全系标配,没有搞高低配差异化。"天神之眼B"系统配备了33个智能传感器,激光雷达、毫米波雷达全都有,硬件基础很扎实。和理想L9低配车型比,这点确实良心多了。

实用性最高的当属智能泊车功能。我在商圈地下停车场试了试,那种刚好比车身宽一点的窄车位,系统识别后能轻松泊入,成功率达到92%,比奥迪Q5L的77%高出不少。还有遥控泊车功能,要是车位太窄打不开门,站在车外用手机就能操控,对于新手和女司机来说太实用了。深圳一位女车主就说,以前停车得找朋友帮忙,现在开腾势N9,再窄的车位都能自己停。

高速领航功能也很好用,能自动保持车道居中,跟车距离控制得很稳,遇到慢车打转向灯就能自动变道。但城市道路的辅助驾驶就差点意思,遇到路口行人横穿时,反应会慢半拍,还是得自己踩刹车。而且有用户反馈,低速时方向盘手感偏沉,长时间开下来胳膊会累。和问界M9的华为ADS比,在复杂路况的处理上还是有差距,毕竟华为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的积累更深厚。

车机系统方面,支持多音区语音识别,后排乘客喊"打开空调"也能响应,这点很方便。不过和理想L9的车机比,在应用生态丰富度和交互流畅度上还有提升空间。有车友说语音助手有时候会理解错指令,希望后续能通过OTA优化。新增的50英寸AR-HUD挺实用的,导航信息显示得很清晰,开车时不用频繁低头看中控屏。

舒适性:防晕系统是亮点,空间细节有遗憾

对于家庭用户来说,舒适性比动力更重要。腾势N9的"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"确实是个加分项,它不是简单的座椅功能,而是联动了动力、底盘和空调系统。我特意找了段蜿蜒的山路试驾,动力输出很线性,没有突兀的加速减速,底盘也抑制住了多余的俯仰和侧倾,同行的朋友平时很容易晕车,这次居然全程没说难受。

空间表现整体不错,2+2+2的六座布局很合理。我180cm的身高,坐第三排头部有一拳空间,腿部也有一拳左右,比很多竞品的"小板凳"强多了。而且第三排还支持电动靠背调节和加热功能,座垫有抬升机构,大腿承托得很好,短途坐两小时没问题。第二排座椅能左右移动70mm,照顾孩子或者第三排上下车都方便。

但细节上还有不少遗憾。二排座椅后调的时候需要向中间靠拢,过道本身就窄,还和三排之间有台阶,老人小孩进出不太方便。后备箱空间也偏小,满员6人时只能放下两个24寸行李箱加几个背包,要是长途旅行带的东西多,就得放倒一个第三排座椅。还有车友反馈高速行驶时风噪有点大,当时还以为天窗没关,我试驾时特意留意了下,时速超过120公里后,风噪确实比理想L9明显一些。

底盘表现值得夸一夸,云辇-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名不虚传。路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,能明显感觉到悬架在主动调整,颠簸感被过滤得很彻底。而且路面预瞄系统很灵敏,前置摄像头扫描到路况后,毫秒级就能调整悬架阻尼,通过障碍时很柔和。再加上后轮主动转向,这款超过5.2米的大车,转弯半径居然和中型车差不多,在老小区掉头一把就能过,太灵活了。

市场口碑:转介绍率很高,短板也很明显

从市场反馈来看,腾势N9的用户转介绍率达到38%,超过了奔驰GLC的25%和宝马X5的28%,甚至比理想L9的32%还高。能有这么高的转介绍率,主要还是靠均衡性。市区用电成本低,高速用油续航长,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实用性很强。而且车主画像越来越年轻,30岁以下女性占比28%,这个比例在宝马X5里只有8%,奔驰GLC里12%,说明它的设计和智能化配置很受年轻用户喜欢。

2026款上市后,预售前三天订单就突破3000辆,其中60%是第一次买豪华SUV的消费者,不是从BBA转过来的。这说明它不是在抢存量用户,而是在开拓增量市场,那些想要豪华质感和智能配置,又在意实用性和性价比的用户,被它精准吸引了。

但缺点也很突出。软件生态和用户体验是明显的短板,车机系统的交互逻辑、应用丰富度都不如行业先进水平。品牌影响力也有待提升,选择腾势N9,就得接受一些崇尚传统豪华品牌的目光。还有电控手套箱断电难开、破窗锤难取这些小问题,虽然不影响主要使用,但能反映出细节做工还有提升空间。

总结:谁该买?谁慎买?

综合来看,2026款腾势N9是一款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的车。它的优势很突出:价格有竞争力,动力和底盘配置越级,智能驾驶辅助硬件全系标配,防晕系统和空间表现能满足家庭需求,使用成本也不高。但短板也不容忽视:车机系统有待优化,细节做工有瑕疵,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强。

如果你预算在38-45万,追求动力和机械素质,看重家庭乘坐的舒适性和实用性,对品牌没有执念,那么腾势N9值得重点考虑,它的硬实力确实能带来物超所值的体验。但如果你对智能座舱的软件体验要求很高,或者特别在意品牌的社交属性,又或者经常需要满员满载长途出行,那建议再对比试驾下理想L9和问界M9,看看哪款更符合你的需求。

现在30-40万豪华SUV市场越来越热闹,腾势N9的出现确实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。它不是完美的,但在这个价位里,它的综合实力已经足够能打。买车终究是看需求匹配度,只要它的优点刚好戳中你,缺点又在可接受范围内,那就是适合你的好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