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新天籁这次改款,在我看来确实是一次相当聪明的尝试。它没有盲目跟风纯电,而是在你我都熟悉的燃油车基础上,精准地补上了智能科技的短板,可以说为传统合资B级车打了个样。
说起来,它比较引人瞩目的标签,莫过于 “搭载鸿蒙座舱燃油车” 。在电动车几乎与“智能”画等号的今天,天籁这个选择,确实为许多喜爱燃油车驾驶感又放不下智能体验的消费者,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新选项。
新天籁的外观变化是显而易见的,或者说,它很懂得如何用细节调整来迎合当下的审美。

车头部分采用了全新的V-Motion前脸设计,展翼式格栅配合羽毛状的饰条,让整体看起来更精致也更有层次感。比较画龙点睛的,是那条超长的LED星环贯穿式灯带,配合可以点亮的前后车标,夜晚的辨识度直接拉满,也赋予了这款车更多科技感。

转到车尾,你会发现它换上了流行的贯穿式尾灯,内部的“NISSAN”字母标识同样可以发光。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,左侧的英文尾标从之前的“ALTIMA”改回了“TEANA”。这个举动,或许是想唤起国内消费者对“天籁”这个金字招牌更深的情感共鸣。
车身尺寸方面,新天籁的长宽高分别为4920/1850/1447毫米,轴距为2825毫米。相比现款,车长仅微增14毫米,所以视觉上会更修长,但对车内空间的实质性影响可能不大。


走进车内,核心升级则集中在智能交互层面,15.6 英寸 2K 悬浮式中控屏与鸿蒙 Space5 系统构成 “黄金组合”。这套系统搭载华为 MoLA 混合大模型架构,融合 DeepSeek、盘古大模型,支持四音区识别、粤语 / 四川话方言交互,语音响应快至毫秒级,一句指令就能完成多任务操作,比如 “打开空调 24℃+ 导航去广州塔”;生态与功能上,内置 48 款鸿蒙原生精品应用,支持手机车机无缝流转、超级桌面互联,平板电脑可实现无感配对,还新增了小憩模式(自动调节天窗、空调、香氛)、洗车模式(自动关窗 + 空调内循环)等情景模式,实用性拉满。



细节设计上,新车保留了空调、音量等关键实体按键,保障行车盲操作安全,中控区域下移空调出风口后,新增的 50W 风冷无线充电面板解决了机不离手用户的充电发热痛点,搭配 10.25 英寸全液晶仪表与 256 色智能氛围灯,科技感与实用性实现了很好的平衡。影音体验更是亮点,17 个扬声器的 HUAWEI SOUND 音响系统支持三种环绕模式 + 四种音效模式,配合可升降式星环散射体,音质表现超过同级,再加上双层声学玻璃与 ANC 主动降噪系统,进一步放大了听觉享受。


而 “日产大沙发” 的名号在这款车上更是完成了从单纯柔软到 “全场景舒适解决方案” 的进化。座椅搭载行业自研Spinal 人体工学结构,主副驾标配 40mm 无级伸长气动腿托与 12 项电动调节,即便长途驾驶 3 小时,腿部也不会有酸胀感,且前排座椅支持放倒与后排联通,形成 “双床房”,露营休憩或临时储物都很实用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“女王副驾”,配置完全向主驾看齐,通风、加热、按摩功能一应俱全,还带有迎宾模式(解锁自动后移)与电动腰托,女性乘客长途出行也能保持优雅舒适。

静谧性方面,前挡风与前侧门采用三层挤压技术的双层声学隔音玻璃,车顶、底部铺设双层吸隔音棉,易振动部位新增阻尼垫,配合 ATR 主动式扭力拉杆系统,高速行驶时车内静逸值低至 3-5dB,交谈无需刻意提高音量。空间表现上,2825mm 轴距带来了宽敞的后排腿部空间,实测膝部余量超两拳,接近纯平的后排地台,也让中间乘客长途乘坐无局促感,满载三人依旧舒适。

动力层面,新天籁延续了稳健路线,兼顾家用经济性与驾驶质感,提供 2.0L 自然吸气与 2.0T VC-Turbo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两种选择,均匹配模拟 8 挡 CVT 变速箱。

其中 2.0L 发动机功率 115kW(156 马力),峰值扭矩 197N・m;2.0T 发动机则以 179kW(243 马力)的峰值功率、371N・m 的峰值扭矩成为技术亮点,参数超过同级 —— 功率优于凯美瑞 2.5L(178kW)、帕萨特 380TSI(162kW),实测 0-100km/h 加速 7.2 秒,刹车距离仅 36.5 米。CVT 变速箱的平顺性无可挑剔,动力输出线性无顿挫,完全契合家用场景需求。燃油经济性上,WLTC 综合油耗 2.0L 版本为 6.41L/100km,2.0T 版本为 7.2-7.5L/100km,在燃油 B 级车中处于主流水平,兼顾了动力与成本控制。

驾驶质感方面,前麦弗逊 +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调校偏向舒适,细碎颠簸过滤彻底,方向盘虚位控制在 5 度以内,指向精准,长途驾驶不易疲劳,兼顾了家用与轻度操控需求。


空间上,2025 款天籁在 2825mm 轴距基础上,通过座舱布局优化进一步释放实用空间:前排头部空间实测 920mm(身高 180cm 乘客乘坐无压抑感),肩部宽度 1460mm,主驾调整至舒适坐姿后,后排腿部空间仍可达 980mm,膝部距前排座椅靠背超两拳,即便长途乘坐也能轻松跷二郎腿。后排中央扶手放下后,可容纳两台手机的储物槽 + 双杯架设计,兼顾实用性与便利性;

后备箱常规容积达 500L,放倒后排座椅(支持 4/6 比例分割)后可拓展至 1150L,能同时装载 28 英寸行李箱 + 婴儿车 + 露营装备,满足家庭长途出行或大件物品运输需求。此外,车内还设计了 12 处人性化储物空间,包括门板双层储物格(可放 500ml 保温杯 + 折叠伞)、中控台下隐藏式储物盒(容积约 3L,适合存放行驶证、充电线等小件物品)、后排座椅侧方储物袋,细节处提升日常使用便捷性。

新车在安全性上延续日产高安全标准,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双重加持:主动安全层面,搭载日产 i-SAFETY 智能安全系统,包含全速域 ACC 自适应巡航(支持跟车启停、车道居中保持,高速行驶可减轻驾驶疲劳)、AEB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(能识别行人、自行车及前方车辆,最高在 80km/h 时速下实现有效制动)、LDW 车道偏离预警 + LDP 车道偏离抑制系统(当车辆无意识偏离车道时,会通过方向盘震动提醒并轻微修正方向)、BSW 盲区预警 + CTA 倒车车侧预警(低速倒车时可监测侧后方来车,降低剐蹭风险),还新增 DMS 驾驶员监测系统(通过摄像头识别驾驶员疲劳、分心状态,及时发出语音提醒)。

被动安全方面,采用日产 Zone Body 区域车身结构,关键部位使用 980MPa 高强度钢(占比达 35%),形成前防撞梁 + 车门防撞杆 + 后防撞梁的三重防护;全车配备 7 安全气囊(包括主驾膝部气囊、后排侧气囊),在碰撞时能全方位保护车内乘员;此外,儿童安全座椅接口采用 ISOFIX+TOP TETHER 双标准,适配市面上 95% 以上的儿童座椅型号,安装牢固且操作便捷,进一步保障家庭出行安全。
从市场定位来看,2025 款天籁・鸿蒙座舱的官方指导价已正式公布,其中 2024 款 2.0L XE 真心版(自然吸气)指导价 17.98 万,目前终端优惠价在12.58万元,为入门基础版,满足日常通勤需求;2025 款 2.0L XL-TLS 悦享版(自然吸气)18.88 万,搭载鸿蒙座舱与 50W 无线充电,基础舒适配置齐全;2025 款 2.0L SV 黑金版(自然吸气)19.12 万,拥有专属黑金外观套件与升级内饰材质;2025 款 2.0T XV 尊享版(涡轮增压)23.98 万,配备 2.0T 动力、女王副驾与 17 扬声器音响。
在竞争激烈的合资 B 级车市场,它虽需面对广汽丰田凯美瑞、广汽本田雅阁、上汽大众帕萨特等老对手,但凭借 “鸿蒙座舱” 的差异化优势,在智能化和影音娱乐方面建立起了一定超前身位,对比新能源车型,又保留了燃油车 5 分钟加油续航 500+km 的补能便利与后期维护低成本,适合充电不便或抵触电车的用户。
若你正在 20 万价位区间挑选中型车,不妨结合自身需求选择:家用通勤优先2025 款 2.0L XL-TLS 悦享版(指导价18.88 万),鸿蒙座舱核心功能齐全,低油耗与舒适座椅兼顾,性价比比较高;追求质感升级可考虑 2025 款 2.0L SV 黑金版(19.12 万),专属套件提升高级感,适合注重颜值的用户;若有动力与舒适双需求,2025 款 2.0T XV 尊享版(23.98 万)的 2.0T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、女王副驾与高级音响,更适合经常长途或对动力有要求的家庭,建议到店后重点体验鸿蒙车机的语音响应速度、女王副驾的按摩与腿托组合、高速行驶时的车内静谧性,再结合日常驾驶路况做决定。

整体来看,2025 款天籁・鸿蒙座舱的核心价值在于 “不偏科” 的均衡性 —— 它没有为了智能牺牲燃油车的成熟可靠,也没有因循守旧忽视用户对科技体验的需求。对于追求 “稳健机械素质 + 前沿智能体验” 的消费者而言,这款车既是合资 B 级车的务实之选,也是燃油车智能化转型的标杆之作,相信亲身体验后会带来超出预期的感受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