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有朋友私信问我,手握15万左右的预算,想给家里添一台空间够大、跑长途心里不慌的中型SUV,零跑C11究竟行不行?说真的,这车能在市场里火四年,积累下超过25万车主,肯定有它的两把刷子。尤其新款一亮相,14.98万的起步价直接把关注度拉满,后来单月能干到9221台的销量,说明大家是真金白银在投票。前阵子我陪哥们儿去店里深度体验了一把,从后排空间舒不舒服,到实际开起来的电耗、底盘质感,都仔细感受了。今天咱不聊那些花里胡哨的,就从一个普通家庭用户的视角,聊聊这车日常用起来到底怎么样,值不值得你把它放进备选清单。


这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挺“整”的,车头不分版本都做成了一个整体,平时格栅藏着,需要给里头散热了才张开,跑起来又会自己闭上,能少点风阻,还挺有意思的。大灯的设计也变了,晚上在没路灯的高速上,心里确实有底多了,那灯光铺得又宽又远,官方说比老款亮了21%的数据是实打实的。从侧面看,这车身姿态挺舒展,毕竟4米78的车长和2米93的轴距摆在那儿,溜背的线条加上新出的“雾凇米”颜色,配上20英寸的大轮毂,看着确实高级。


要说这车最有“排面儿”的地方,还得是那个无框车门,配上隐藏式门把手,整个侧面光溜溜的,风阻系数0.28Cd不是吹的,对续航肯定有好处。当然,1米9多的车宽,在老旧小区里停车确实考验技术,有时候得多揉两把轮。很多人担心无框车门隔音不行,但它前排用了双层静音玻璃,这点顾虑就打消了。我特意试了下,时速60公里跑起来,车里头也就55分贝左右,跟朋友聊天完全不用抬高音量,这点在同价位里算很不错的了。



坐进驾驶位,整个中控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爽。仪表盘是常规的10.25英寸,信息显示够用,旁边那块17.3英寸的主屏幕才是真正的视觉焦点。这块屏的2.8K分辨率确实不是参数噱头,实际观感非常细腻,导航地图放大到很小的街道,路名边缘都锐利清晰。车机系统是LeapmotorOS 4.0 Plus,核心处理器用了高通骁龙8295P,用起来的直观感受就是“跟手”,手指滑动到哪,画面就跟到哪,同时开着地图和音乐APP来回切换,也没有丝毫的迟滞感。它的语音交互能力也还行,唤醒后能理解连续的指令,比如我让它查完天气,可以直接说“打开车窗”,它能接着执行,不用每次都喊唤醒词,开车时能更专注于路况。



车厢里能触摸到的地方,大部分都做了软性材料的包覆,手感挺舒服的,细节上用了Nappa真皮和尤加利木的饰板做点缀,至少在观感和触感上,能感觉到用料是下了功夫的。座椅的填充物软硬度比较均衡,侧向的包裹感也做得不错,主驾驶位很容易调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坐姿,高配版带加热和通风,这点对南北方用户都很实在。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可以往后微调,带家人长途出行时,他们能靠得更舒服一些。另外,可以选装一个60英寸的AR-HUD抬头显示,它能把关键的行驶信息和导航转向箭头直接投映在正前方,眼睛基本不用离开路面,尤其是在不熟的岔路口,跟着箭头提示走,心里会踏实很多。


对于一个家庭来说,选车绕不开的两个硬指标就是乘坐空间和舒适度。这台全新零跑C11的底子很不错,2930毫米的轴距给车内空间打下了好基础。实际体验下来,身高一米八的乘客坐在后排,膝盖离前排椅背少说也还有两拳多的距离,活动自如。而且它的后排地台处理得相当平整,中间就算坐个成年人,双脚也能很自然地放平,不会有那种憋屈的感觉,这一点在满载长途时就显得特别重要了。座椅的升级也值得一聊,这回填充物据说比之前软了17%,坐上去的包裹感和支撑性都挺到位,确实能有效缓解久坐的疲劳感。



车内的舒适性配置也考虑得比较周全。前排座椅的通风、加热功能在冬夏两季都是刚需,那个8点按摩功能跑高速的时候开一会儿,对放松腰背肌肉很有帮助。副驾的电动腿托算是个加分项,能让家人在路上更好地休息。后排乘客的待遇也没落下,座椅同样给了通风和加热,坐垫也比老款长了一些,对大腿的承托更充分。靠背支持两档角度调节,无论是想坐直点看风景,还是稍微躺倒眯一会儿,都能找到合适的姿势。储物能力也是它的强项,常规后备箱410升的容积应对日常出行绰绰有余,把后排座椅放倒后能扩展到974升,搬家或者拉些露营装备都没问题。全车设置了31处储物格,各种零碎物品都能找到安放之处,车内能随时保持整洁。


聊聊这台车的驾驶感受。我开的是纯电版,220千瓦的电机推动这台车,官方零百加速时间是6.1秒,这个数据在实际体验中转化成的感觉就是,动力储备很足,市区里跟车或者需要快速并线的时候,右脚稍微给点深度,车子就能很迅速地响应,整个过程毫不拖沓。但它真正让我觉得物超所值的地方,是它的底盘功底。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的悬架组合,在这个价位段确实少见,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在过弯时,车身姿态保持得相当稳健,即便以60公里的时速去攻一些山路弯道,车身也没有多余的晃动,给人的信心很强。

这套底盘的另一大亮点是标配的FSD可变阻尼减振器,它让舒适和操控不再是单选题。在路过一些破损路面或者减速带时,你能感觉到悬架把大部分琐碎的振动都隔绝在了车外,传递到车内的感觉很柔和,不会有生硬的冲击感,后排的家人对此评价很高。而在需要快速变道时,悬架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。另外,它的转向和刹车标定也很成熟,方向盘力度回馈自然,指向清晰;刹车踏板的脚感不软不硬,制动力输出得也很跟脚,很容易就能做到平稳刹停。在高速上以120公里时速巡航,车厢内的静谧性也做得不错,风噪和环境音的抑制都比较到位,对于需要经常带家人出行的我来说,这种安稳舒适的驾乘环境确实很加分。

聊到全新零跑C11,它在续航和补能这两个大家最头疼的问题上,确实给出了两种很有针对性的方案。纯电版的核心升级是800V高压平台,它带来的体验提升非常直接。在支持的快充桩上,电池从30%充至80%的官方用时是18分钟,这意味着在长途旅行中,短暂休息就能快速补充大量续航,大大缓解了等待的焦虑感。配合满电64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,城市内的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做到一周一充,便利性不错。而对于那些仍有里程顾虑的朋友,增程版提供了一个更灵活的选择。它300公里的纯电续航在同类车型里表现突出,足以覆盖绝大多数日常出行场景,让你在平时能享受到纯电驱动的低成本和静谧性。当需要远行时,满油满电下1220公里的综合续航能力则提供了十足的底气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它配备了热泵空调,在冬季制热时能有效降低能耗,让续航表现更扎实。



怎么说呢,现在大家聊新能源车,驾驶辅助这块儿肯定是绕不开的。我最近体验了下2026款的零跑C11,它在硬件上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,这底子给得确实挺扎实。最显眼的就是车顶上那颗激光雷达,这玩意儿的好处就是在能见度不好的天气,比如大雨天或者起雾的时候,它比纯视觉方案能更稳定地感知到前面的路况和障碍物。再配合分布在车身上的11个摄像头、12个超声波雷达和3个毫米波雷达,基本上把车身周围的环境信息都采集全了。为了处理这些海量的数据,车里塞了一颗高通8650芯片,算力足够强,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。这套硬件组合在一起,就是为了让它的驾驶辅助功能在各种路况下都能有更可靠的表现。

有了这身“装备”,实际开起来感觉怎么样呢?跑长途高速的时候,这个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就特别香,它能帮你稳稳地保持在车道中间,跟前车的距离也控制得挺好,不会忽快忽慢。需要超越慢车时,打了转向灯后,它能帮你判断时机,很平顺地并过去,整个过程下来确实能减轻不少疲劳感。在市区上下班通勤,设定好导航路线后,它对车流的把控就比较到位了,尤其是在走走停停的路况,跟车逻辑比较线性,不会猛地一脚刹车或油门。对红绿灯的识别、路口行人的礼让,处理得都比较细腻。当然,话说回来,这终究是一套辅助系统,开车时咱们还得时刻保持专注,手不能离开方向盘,随时准备立即控制车辆,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今年十五万这个价位的SUV市场简直是“神仙打架”,想选台合适的车真得好好做功课。比如比亚迪宋PLUS DM-i换装第五代混动后,确实省油,没电的状态下百公里油耗才3.85升,满油满电能跑超过1550公里,让人没啥续航焦虑。不过它112公里的纯电续航,要是你家离单位远,那估计得天天充电,而且它的车机系统,要是同时开好几个应用,偶尔会反应慢半拍。想一步到位买纯电,可以看看深蓝S05,510公里的续航对付日常通勤绰绰有余,它的驾驶辅助功能用起来也挺顺手。但它的短板也明显,售后服务网点覆盖还不够广,而且不少朋友反映新车里的气味需要多通通风。

再聊聊零跑C10,它的驾驶辅助体验在同价位里算得上是主流梯队,而且价格确实给得很实在。当然,它也不是完美的,底盘调校风格偏硬朗,过减速带的时候,后排的颠簸感会比较清晰,内部空间跟它大哥C11比起来也小了一些。很多人担心新势力品牌不稳定,这点我也理解。不过看了下零跑的数据,去年全年交付了超过29万台车,光是C11上半年就卖了4.3万辆,这说明大部分车主还是用真金白银认可了它。而且它背后有Stellantis集团的技术和供应链支持,心里能踏实不少。最关键的是它的质保政策,给首任非营运车主提供了整车(含三电)的终身质保,这一下就打消了很多人对电池衰减的顾虑。再加上他们10月底前给的5000元金融补贴、价值3680元的家充桩服务包和4000元增换购补贴,对我们这种精打细算的家庭来说,这些实实在在的优惠确实很有吸引力。(具体优惠活动请咨询当地经销商)


14.98万起这个价位,新C11给的东西确实挺实在。就说空间,2米93的轴距反映到后排,大人坐着腿部空间很足,挺适合家用。车里那块17.3英寸大屏,靠8295芯片撑着,操作起来确实流畅。它的辅助驾驶系统有激光雷达,跑长途时能让你省心不少。底盘感觉也挺整,滤震和支撑平衡得可以,加上800V平台补能速度快,日常用着没啥焦虑。当然,要说牌子和未来的保值率,它确实比不过老牌车企,这得认。但这车就是主打一个实用,建议你亲自去开开看,感受下底盘质感、后排空间,再试试车机和辅助系统用着顺不顺手。家里能安充电桩,纯电版日常开销低;经常出远门的话,增程版更灵活。毕竟车是自己开,感受最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