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美国商务部长发出威胁,声称印度需要被“修理”

美国的制裁于9月29日正式生效,印度在恰巴哈尔港的数亿美元投资,会打水漂吗?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威胁称印度 “需要被

美国的制裁于9月29日正式生效,印度在恰巴哈尔港的数亿美元投资,会打水漂吗?

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威胁称印度 “需要被修理”,这是针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报复,还是想逼迫印度在对伊政策上妥协?

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

根据环球网9月29日报道,由印度运营的伊朗恰巴哈尔港,自9月29日起,将失去来自美国的“制裁豁免权”。

还记得在特朗普上一届任期内,美国曾给予印度实体“豁免权”,允许印度企业在恰巴哈尔港运营,而免受美国的制裁。

然而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,美印关系迅速因关税问题出现裂痕,这次制裁恢复也可视作为特朗普对莫迪的一次“敲打”。

回顾过去几个月内,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对印度动手了,此前因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,美国对印度的额外关税已经叠加到了50%。

伊朗恰巴哈尔港

而在这个关键时刻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威胁 “修理印度” 的言论,以及施压印度“必须与特朗普合作”的表态,更像是把之前的贸易施压摆上台面——

莫迪政府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,如果不想继续承受美国制裁带来的损失,就必须减少对俄石油进口、停止与伊朗之间的港口合作。

可谁能想到,两年前美印还在握手言欢,美国当时承诺,会支持印度提升该国经济水平、深化双边战略合作。

如今这份 “盟友情谊” 早已碎成泡影,核心原因就是双方的利益诉求从一开始就不对等。

美国想借印度制衡中国,让印度在印太战略中充当 “排头兵”;

印度则希望靠美国的支持,实现自己的 “南亚霸权” 野心。

印度总理莫迪、美国总统特朗普

同时,莫迪还不愿放弃与俄罗斯、伊朗的合作,毕竟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,伊朗则是印度通往中亚的关键通道。

这种 “各怀鬼胎” 的合作,在印度拒绝配合美国对俄制裁后,彻底破裂。

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还充满矛盾:一边对印企加征关税、撤销港口制裁豁免;一边又派官员赴印,希望印度增加对美军备采购力度。

摆明了是既想让印度当‘马前卒’,又不愿给莫迪政府足够的利益,这种短视政策只会把印度推向对立面。

面对美国的施压,印度也开始反击,一边继续采购俄罗斯石油、一边跟中国修复双边关系,显然是想通过多边合作打破美国的孤立。

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天津会面

若将美国对印度的 “修理”威胁,放在全球多极化的背景下看,更像是一场霸权主义的 “困兽之斗”。

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拒绝美国的单边制裁:巴西为回应美国对大豆的关税威胁,直接撂下反击的重话;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沙特,也找上了巴基斯坦深化合作。

这些都说明,美国想靠制裁和威胁维持霸权的时代,已经逐渐成为过去——

当印度不再一味顺从,当巴西、沙特等国开始说 “不”,当金砖国家的GDP总量已经超过G7,美国还想随便“收拾谁”,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济了。

或许这次美国以为,靠制裁就能让印度妥协,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不仅没能达到目的,反而让美印关系陷入僵局,还加速了多极化的进程。

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

接下来印度会不会在10月的美印贸易谈判中让步?美国又会不会调整对印政策?这些暂未可知。

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,美国想再靠 “霸权逻辑” 左右其他国家的选择,只会越来越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