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腾B9深度解析:最特殊的一代,是蜕变还是争议?
B9这一代的迈腾,将会是最特殊的一代迈腾,很多人都在争论,到底是一汽迈腾的血统更纯,还是上汽帕萨特的血统更纯呢?在B9这一代上,答案是都不纯。
因为真正的帕萨特B9,只有旅行车的版本,根本没有三厢的版本,但是德国是德国,中国是中国,也没有必要,非得跟它保持一致,对吧?
今天我们聊一下迈腾B9。

一、外观争议:告别经典,走向独立设计
很多人看过迈腾B9之后,第一个疑问就是,这个外形怎么变成这样了,甚至觉得看着都没有大众味儿了。
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B8过于经典,而B9的改变又特别大,所以才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太习惯。
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B9的迈腾外观设计,不像之前那样,沿用海外版帕萨特的外观,而是第一次采用了独立的设计。
一方面是大众汽车,对于中国市场特性,还有消费者需求,以及品牌战略进行了深度调整,另一方面,上汽大众的帕萨特,已经采用了,欧版帕萨特的前脸设计,所以这两台姊妹车型,没有必要采用同样的设计风格,不然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?

所以B9的迈腾,才进行大刀阔斧的设计更新,而这次的改变,并不是咱们国内的设计团队设定的,而是出于大众的外饰设计总监之手,第八代高尔夫就是他设计的。
所以新迈腾的风格,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跟风,而是保留了德系车的克制和内在的精致,这个外观需要时间去证明,说不定五年以后,就成为了另外一种经典的设计。
全新外观
而B9最大的特点,其实就是这个全新的外观设计,以年轻化和科技感的融合为核心,整体风格从传统的商务风,转向更有活力的新德系美学。
这种设计语言被官方称为永恒设计,既保留了大众品牌的经典基因,又通过前沿的元素,赋予它新的时代特征。

前脸:贯穿式灯带+熏黑格栅,运动感拉满
前脸采用贯穿式的灯带,加上发光logo的组合,灯带横向延伸到两侧的IQ.Light矩阵大灯,形成一体化的视觉效果,夜间点亮之后辨识度极高。
前格栅从B8的多条镀铬,改为窄条熏黑设计,配合下方大尺寸的导风槽,和C型的熏黑饰条,弱化了传统的商务感,强化了前脸的运动气息。
侧面:修长流畅,尺寸升级更显大气
侧面延续了大众标志性的贯穿式腰线,从车头延伸到车尾,配合微微溜背式的车顶,和双色的运动轮毂,勾勒出修长流畅的车身轮廓。
而且车身相比上一代还进行了加长,C柱的部分增加了三角窗的设计,实车看起来要比之前更大一些。

尾部:贯穿尾灯+镀铬饰条,精致感提升
尾部的设计变成了贯穿式的尾灯,采用箭雨样式的内部结构,和发光的logo形成呼应,同时增加了镀铬饰条,来提升整体的精致度。
所以B9的变化,是从稳重到动感的蜕变,也是一次大胆的风格转型。大众的设计师曾经这样说过,我们不是在创造一辆车,而是在定义一个时代的审美尺寸。

二、核心亮点:越级空间,满足中国用户需求
车身尺寸全面加长,空间利用率飙升
第二个亮点,更大的车身尺寸。上一代迈腾的车身长度是4.86米,而这一代的B9长度达到了4.99米,相比于B8来说,足足加长了十多厘米。虽然轴距没有变化,但是通过MQB平台的布局优化,让它的空间利用率,实现了越级的提升。

乘坐空间:后排接近三拳,中间乘客更舒适
乘坐空间方面,身高175的乘客,后排腿部空间接近三拳,头部空间一拳左右,配合全景天窗的通透感,坐在车里感觉非常开阔。
车宽方面也有增加,所以后排三个人乘坐的时候,更加宽松一些。
中央地台的高度降低了一大半,所以中间乘客的腿部活动范围有,很大的提升。
大众心里也很清楚,中国用户对后排空间的敏感度,是欧洲用户的2.7倍。所以B9在开发的初期,就是把后排头等舱,作为一个核心目标之一。

后备箱:容量夸张,实用性拉满
而且除了乘坐空间变大以外,后备箱的空间变化更加明显。其实上一代已经是同级别遥遥领先的水平了。
但是B9加长以后,后备箱的空间达到了夸张的地步,进深接近1.2米。过年回家,能让你拉更多的年货,到老丈人家,也能让你先动筷。
所以B9在空间方面的变化,你别说跟普通的B级车去比,就算是跟奥迪A6这种C级行政车型去比较,也是丝毫不落下风的水平。

三、机械素质:均衡成熟,动力与舒适兼顾
动力:独占380高功率版本,性能标杆
B9的第三个特点就是,均衡且成熟的机械素质。动力方面B8目前只有330的低功率版本,而B9独占了380的高功率版本发动机,所以如果你想买大名鼎鼎的迈腾380,那就只能选择B9版本。
最大功率220匹马力,峰值扭矩350牛米,配合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,0百加速7.4秒。
在2.0T这个排量里面,EA888的表现,可以说是标杆那一类的,红绿灯起步,轻踩油门就能窜出去,中后段加速超车也很轻松。
高速上面想变道超车,深踩一脚油门,变速箱的降档反应也很快,推背感说来就来,而且油耗方面也不高,综合下来不到9个油的水平,高速巡航的话,更是能低到五六个油。

底盘:优化升级,舒适与操控兼顾
底盘方面依然是经典的前麦弗逊+后多连杆悬挂,虽然结构和上一代差不多,但是细节优化了不少,比如前后轮的仰角,都换成了铝合金的材质,减轻簧下质量,操控也会更加灵活。
悬架调教的风格,跟上一代相比的话,更加偏向于舒适化的表现,震动过滤的更加干净。
遇到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,悬架处理的更加从容,坐在车里,不会有明显的颠簸感,所以开起来感觉更加柔和一些,没有B8那么硬朗,但是坐着,会更加舒服,而且高速过弯的时候,侧倾控制的也不错。
所以那种柔韧,但一点都不晃悠的底盘,方向盘的转向手感依然出色,力度适中,低速时很轻,停车掉头的时候很轻松,高速的时候能更重,开起来更稳。指向性也不错,基本指哪打哪,没有明显的虚位。

变速箱的平顺性,和换挡逻辑的表现,跟B8车型高度一致,但是隔音和细节上面会更优秀一些,所以品质感方面,能够感觉到一些提高。
四、槽点汇总:这些问题让人难以接受
1. 触摸方向盘:指纹收集器+误操作频发
槽点方面首,先就是这个触摸方向盘,堪称是强迫症的噩梦,手一摸就能留下明显的指纹。
尤其是夏天开车的时候,方向盘分分钟变得油腻不堪,而且触摸控制真的有点反人类,时不时的就会误操作,而且反馈还总感觉不太真实。

汗手指在滑动或者点击的时候,很容易产生触点偏移,比如想调节音量就误触了语音控制,或者想切歌的时候,又触发了巡航功能。
每一次摸方向盘,都像是在玩“盲人摸象”,全靠玄学操作,相比之前的实体按键来说,真的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退步,而且看上去也没有觉得,这个方向盘有多高级,在实用和美观两方面,哪头都没占。
2. 车尾设计:造型奇怪+保险杠防护不足
其次是这个车屁股,从侧面看的话真的有点奇怪,而且这个后保险杠的位置也不太合理,稍微有一点低于后备箱盖的位置,所以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,后备箱盖都已经撞上了,后保险杠还没事呢,根本就起不到保险杠的作用。
3. 车机系统:逻辑混乱+连接体验差

还有就是车机系统很难用,这也是大众的老问题了,虽然屏幕变大了,功能变多了,但是操作逻辑和智能化的表现,依然跟国产车相差甚远,自带的导航系统还特别难用,而且界面的设计也不太美观。
而且你是苹果用户的话,那还有CarPlay可以连接一下,但是对于用安卓手机的用户来说,这个CarLife的连接体验简直就是折磨,无线连接以后手机巨卡,所以使用体验方面不太好。
4. 定价过高:优惠少,竞争力不足
另外就是B9目前这个定价,真的是有一点过于自信了,优惠幅度也不大,在2025年的今天,二十二、二十三万的落地价,都快能买豪华品牌了,而非豪华品牌的B级车,也就迈腾敢卖这么贵。
所以虽然B9已经上市这么久了,但是销量方面,卖的更多的依然是B8车型。

五、总结:争议与实力并存,降价才是关键?
最后总结一下:B9的迈腾,有人说它丑,有人说他帅,但是各花入各眼,没准几年以后,回过头来看,这个外观又成了新一轮的经典车型,但是相比于外观来说,价格太贵,才是影响它销量的最大原因。
不仅比其他的合资B级车更贵,而且还比上汽的帕萨特更贵。当然这也是迈腾一直以来的底气,之前的B8就是一直略贵于帕萨特,没办法,谁让它是迈腾呢?
但是B9这个价格,都快能买凯迪拉克CT5了,而且加点钱上A4或者宝马3系,问题也不大,所以到底香不香,还是得看之后能不能大降价。

而抛开它的外观和价格的争议以后,其实B9的机械素质,依然是很大众风格的,同级别它肯定不是最运动的,也不是最舒适的,更不是最有豪华感的,但是它一定是最均衡、最全面的车型之一,也是短板最少的车型。
所以迈腾能这么受欢迎,能那么有底气,也是依赖于他常年积累下来的资本和口碑。当然也离不开大家对于他的热爱,车好只是一方面,难得的是大家都说你好。
其他关于迈腾B9的亮点和槽点,欢迎各位老板在评论区补充,如果有说错的地方,也欢迎大家纠正,感谢点赞,感谢关注,我们下期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