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城汽车魏建军还是这么敢说!他直言建议尽快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,油电同权早就到来了! 魏建军这次放炮有个大背景,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的税费差距实在有点离谱了。一辆30万元的车,燃油车光购置税、消费税加上车船税,差不多要多掏4.57万元,相当于车价的15%都交了税。这还没算油价里藏着的48%税费,以及上海、北京那些动辄十万块的牌照费。电动车这边,购置税、车船税全免,牌照免费拿,连养路费都巧妙地避开了。这么一对比,燃油车确实像个背着沉重包袱的长跑运动员,而电动车则轻装上阵。 魏建军对行业那种“赔本赚吆喝”的风气特别反感。他抛出一个挺尖锐的问题:“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在降价十万元的同时还能保证质量?” 这话直接戳破了某些车企靠疯狂降价、牺牲利润甚至品质来抢市场的泡沫。看看数据,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利润大概1000亿元,而日本丰田一家车企的利润就高达2400亿元人民币。这种“以亏损换规模”的游戏,长远看确实难以为继,还可能拖累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。 魏建军甚至警示说,“现在汽车产业里的‘恒大’已经出现了,只不过还没爆而已。” 他担心部分车企过度依赖资本输血,忽视自身造血能力,这种模式一旦遇到资金链问题或政策退坡,风险不小。虽然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用数据回应,指出中国主流车企的资产负债情况整体优于国外部分车企,有息负债占比低,应付账款结构也相对稳健,但魏建军的担忧也反映了行业在快速发展中需要关注财务健康度。 不过,“油电同权”这事儿,也不是说转就能转的。 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势头猛,但大部分玩家还没实现稳定盈利。像蔚来、小鹏这样的新势力车企亏损额依然庞大。突然取消补贴,可能会让一些还在成长中的企业压力倍增。从保有量看,全国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6月底是3689万辆,只占汽车总量的10.27%,全面放开竞争,市场会不会产生大的波动,也需要观察。何况,国际竞争这么激烈,欧美还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设壁垒,国内政策的平稳过渡对保持咱们的先发优势也挺关键。 实际上,政策层面已经在为“油电同权”铺路,采取的是渐进式的调整。 比如,2026年起新能源购置税减免额度会降到1.5万元封顶,并计划到2027年底后取消。车船税优惠也对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提出了更高要求(不低于43公里)。这种“政策软着陆”的方式,就是给行业一个缓冲期,倒逼企业练好内功。一些专家,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王青,也建议政策退出可以“错峰”,避免断崖式冲击,让企业能更平稳地向完全市场化竞争过渡。 魏建军的呼吁,核心是希望行业能早日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,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。他主张车企必须建立“盈利为先”的造血机制,这确实是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。虽然“油电同权”的具体时机和步骤还可以探讨,但追求一个更公平、更透明、更注重可持续竞争力的市场环境,无疑是正确的大方向。 魏建军访谈 长城汽车营收 魏建军试驾 长城市值 车手魏建军 魏建军试车 魏建德 长城智能新能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