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比奥是有名的反华分子,口才相当好!发现自从当了国务卿后似乎对中国的认识更加深入
卢比奥是有名的反华分子,口才相当好!发现自从当了国务卿后似乎对中国的认识更加深入了!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说:“美国根本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,原因很简单,就是中国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,而在美国,不赚钱的事儿是没有人干的!”卢比奥也认识到了很多方面中国的强大,卢比奥一改往日的反华急先锋角色,现在更多的是对美国国力日衰的无力感和改变现状的紧迫感!单看脱贫这件事,就能明白中美到底差在哪。中国的脱贫,从来不是光喊口号,而是真金白银往“看不见回报”的地方砸。就说中远海运,在湖南沅陵的借母溪,一待就是十五年。1.55亿元投下去,没搞什么赚快钱的项目,全用在了民生上:泥泞的石板路变成了平整的公路,6个污水处理站让脏溪水变清,8200个村民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。更让人佩服的是,他们把钱花在了孩子身上。8个乡村足球场建了起来,72套多媒体设备搬进了课堂,还要拿340万元重建教学楼。这些投入,短时间内一分钱利润都看不到,却让山里孩子的辍学率从37%降到了0.2%—以前想都不敢想的“走出大山”,现在成了家常便饭。中国的脱贫,还不是简单给点钱就完了,而是教当地人自己“赚钱”。借母溪建起了智能育秧车间,种上了300亩中药材,就连老祖宗传下来的剪纸手艺,都通过央企的平台卖到了全世界。才两年时间,当地人均收入就从3200块涨到了23199块,一下翻了6倍还多。这样的故事,在中国到处都是。十八洞村从穷得叮当响,变成了游客扎堆的美丽乡村;下党乡修了2.1公里的通村公路,曾经的“五无乡镇”,现在成了乡村振兴的样板。可这事儿,在美国想都不敢想。美国最穷的密西西比州,乡村公路烂了几十年,没人愿意修。资本家手里握着大把钞票,宁愿投去华尔街赚快钱,也不肯往偏远山区砸一分钱。在他们眼里,修路、建学校看不到即时回报,纯属“亏本买卖”。美国政府也没办法,只能靠发食品券救济穷人,2023年就花了1190亿美元,可贫困县还是那个贫困县,穷人依旧翻不了身—这就是卢比奥说的,“不赚钱的事儿没人干”。这种差距,早就不只是脱贫这一件事,全球基建、关键技术上,更是差得甚远。就说雅万高铁,中国一下子砸了60多亿美元,签的是30年的长期合同,要等10多年才能回本。可美国的资本根本等不了,他们习惯了5年内就要看到收益,这种“慢生意”想都不会想。结果呢,中国高铁带着自己的技术、自己的标准走向了世界,不仅打通了印尼的经济动脉,还让中国的钢铁、机械这些产业跟着出海赚钱。而美国喊了好几年的“重建更好世界”倡议,落地的项目没几个,钱也没到位多少,纯属纸上谈兵。关键技术上,中国为了自己能造芯片,一口气砸了3500多亿元搞产业基金。中芯国际就算初期亏着钱,也咬牙研发更先进的工艺。新能源领域也是一样,早年就算企业亏损,国家也一直补贴,现在中国的光伏组件占了全球80%的市场,风电装机量连续12年都是世界第一。可美国的企业就不一样了。英特尔搞新技术研发,因为短期没回报,被股东逼着少花钱;新能源产业一会儿热一会儿冷,全看资本愿不愿意投,说白了,他们就是舍不得放弃眼前的小钱,耽误了长远的大事。卢比奥的感慨,其实是看清了一个真相:美国的发展,被“只赚快钱”的想法绑死了。中国的“不赚钱”,从来不是傻,而是看得远。脱贫让更多人有钱花,培育了庞大的市场;基建出海让中国的技术和标准被全世界认可;技术研发保障了自己不被别人“卡脖子”。这些前期看似“亏本”的投入,最后都变成了别人抢不走的竞争力。这,就是卢比奥不敢明说,却不得不承认的现实。